如何評價鴻蒙智行推出問界 M9 支援軟硬體升級寵粉計劃?
更新于:2025-03-28 07:29:19

鴻蒙智行這次針對問界M9老使用者推出的硬體升級計劃,可以說是向行業展示了一種全新的可能性。

既然汽車的反覆運算是在一個平臺上進行持續不斷地開發,那麼是否後續的硬體升級也可以交付給老車主?

這樣的話,即使新款車有很多升級專案,老車主也不會感覺自己被背刺,可以挑選自己需要的項目進行原廠后裝升級,按需取用。

也就是說以後不僅有軟體的OTA升級,硬體也可以進行常態化的自選升級了。

1.改裝升級?並不新鮮,但智駕升級少見

其實針對老款車的改裝升級,在汽車行業不是新鮮事。

比如本田思域就可以通過ECU調校(約5,000元)+進排氣優化(約3,000元),將動力提升10%-15%。

長城哈弗H6 1.5T也可以通過對發動機控制單元(ECU)進行一對一的特調升級,優化發動機的工作參數,讓馬力增加45匹,扭矩增加75牛米,從而實現動力的提升。

保時捷911 GT3 RS更是可以加裝MR套件(5.7萬美元),其中包含空氣動力學元件、剎車和懸架升級,可以將零百加速縮短至3秒內。

但是通過給整車加裝智駕感測器,使得老車型直接支援新的智駕軟硬體架構,這種案例還是非常少見的。

其實想想就能知道,如果可以輕鬆讓老車型支援新的智駕,車廠肯定願意大規模推出這種技術支援。

對於車主來說,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升級自己的智能體驗。

對於車廠來說,可以對老車主進行增值服務,提升品牌粘性。

堪稱是雙贏贏中贏。

但是為什麼這種案例這麼少見呢?

因為要讓老車型支援新的智駕系統,有很多技術難題需要解決,有些問題要解決起來,不亞於重新造一台新車。

2.老車型智駕升級有多難?

1.感測器

現在的智駕系統依賴高性能感測器(如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多目攝像頭)和強大的計算平臺(如車載AI晶片)。老款電動車在設計時未預留此類硬體介面或算力冗餘。

早期電動車多採用低解析度攝像頭和超聲波雷達,無法滿足高精度環境感知需求。

同時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等感測器需專用硬體介面(如MIPI-CSI2攝像頭介面、LVDS數據傳輸通道),而老款車型未預留此類介面。

如果要重新加裝,數據採集和感測器都需要重新標定,重新訓練,相當於是從頭開發一款新車。

2.算力

老款車型的MCU主頻普遍低於200MHz,RAM容量不足1MB(早期域控制器配置),老款車型多搭載低算力平臺(如10TOPS以下),而高階智駕需稠密算力達30TOPS以上。以特斯拉HW3.0為例,其FSD晶片算力就是144TOPS。

智駕系統需高算力晶元處理海量數據,新的端到端演算法更是需要有大記憶體和高規格的數據讀取速度。

而老車若強行升級需外掛計算單元,但受限於原有線束和電源系統(如12V低壓供電無法支援高功耗晶片),所以從供電的角度就升級不了。

而且很多智駕演算法需與感測器佈局、晶片架構深度綁定。例如,特斯拉FSD系統若升級到HW4.0版本,需更換攝像頭、線束和域控制器,並重新調試演算法,根據一些機構的測算,僅升級的硬體成本就會超過1.5萬美元。

3.電子架構

傳統電動車的電子電氣架構採用分散式設計,依賴多個獨立的ECU(如動力控制、車身控制單元等),各模組通過CAN總線通信(帶寬僅500kbps-2Mbps)。這種架構在即時性和頻寬上無法支撐智能駕駛所需的數據傳輸需求(如雷射雷達每秒生成數百萬點雲數據)。而新架構(如乙太網)可實現千兆級通信。

這裡說一個冷知識,鴻蒙智行最早的問界M5這款車雖然不支援智駕,但是電子架構本身是支援千兆通信的。可見鴻蒙智行在這些方面的積累是非常前瞻的。

以上三點是比較集中的問題所在,而在這些困難之外,還有一些更為細碎的問題。

比如需要和高算力晶元匹配的散熱系統,感測器重新佈局后的開發和開模費用,老車新改后的安全認證等等。

而對於具體的品牌來說,要對老車型進行升級需要面對一些工程性的問題,比如上一代車用的智駕供應商和下一代的不是同一家,從感測器晶元到演算法協定,全部都不一樣,根本不可能進行升級。

3.問界M9老用戶硬體升級有多強

在瞭解了以上這些老款車升級的困難后,我們再來看問界M9的老使用者硬體升級計劃,就能感受到鴻蒙智行的寵粉力度有多大了。

首先是老款問界M9可以升級到和2025款一樣的智駕感測器配置,增加前向的3個高精度固態雷射雷達和5個全向的4D毫米波雷達,並且可以將智慧駕駛域控制域也升級了。

等於老款問界M9的老車主,作為對鴻蒙智行高端化最支援的一批人,也可以通過硬體改裝,升級到面向未來L3駕駛的硬體標準。

這可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加裝上去的,現在問界M9可以改裝升級,說明從這個平台設計一開始,就已經做了大量的冗餘設計。

硬體介面要有預留,不然無法加裝,白車身上也要有對應的走線位置,不可能需要用了再掏一個管道出來。

通信架構要在頻寬上支援,全新的硬體搭載,意味著更多的數據量需要流通,面向未來的智駕通信架構,是一定超大通道的,因為感測器的解析度只會越來越高。

操作系統層面要可以完全對齊,智駕數據的標定才不需要重做,可以直接升級換代。

我們可以說,只有計劃之中的強大硬體冗餘和預埋,才可以支援長期的功能升級。

問界M9的老使用者硬體升級計劃,絕對是在計劃之中的。

因為智駕技術升級換代非常快,幾乎1-2年就有一次大的硬體升級,甚至是智駕技術架構的顛覆。

其實就在這一波端到端的技術升級中,很多原本支援智駕的老車型,因為一些技術指標達不到,比如算力不夠,比如記憶體不夠,比如頻寬不夠,所以無法升級到端到端的版本。

而我們看鴻蒙智行最早的問界M5智駕版,也可以順利升級ADS 3.0版本,這就是鴻蒙智行在智駕領域的技術前瞻性所在。

余總發佈會上經常說鴻蒙智行的成本高,無法降本,其實就是在這些硬體冗餘上付出的超量成本。

對於用戶來說,也許現在要多出一些錢,看起來性價比沒有其他車的高。但是我們拉長時間維度看,鴻蒙智行的車主總是可以享受到更長期的軟體服務增值,反而車是越升級越好開,整個體驗是不斷增值的。

問界M9老車主不僅僅是可以升級智駕硬體,還可以升級:

1.智慧鐳射投影系統2.0光機,相較前代解析度提升200%,亮度提升63%,配合全650lm影院級亮度,以及DCI-P3色域,即使強光環境下依然呈現纖毫畢現的沉浸式視覺盛宴。

2.Maglink Mini二排移動控制屏,位於Console扶手箱後部,輕觸螢幕自動彈出,放入後自動吸入。6.58英寸,黃金尺寸與智慧手機相當,支持58項功能控制,單手持握零負擔。

3.電動開合壓縮機冷暖箱,製冷覆蓋0-15℃,制熱橫跨35-50℃全域溫區,6.8L大容積。

4.華為星河通信車載衛星通話系統,實現車輛運動狀態下衛星信號的即時追蹤鎖定,突破傳統衛星通信靜態限制,車輛行進過程中也能保持衛星鏈路穩定,確保全場景衛星通話無中斷。無論車輛側翻90°或180°仰翻,系統毫秒級回應,都能自動校正衛星信號,保障衛星電話通話品質,並智慧觸發緊急救援呼叫,以航太級安全冗餘打破地形限制。

5.電子流媒體車內後視鏡,可以在開啟幕布、雨天、夜晚等場景下,可清晰觀測後方情況,提升駕駛安全。

可以說問界M9的老車主不管是對問界M9 2025款哪一個新功能感興趣,都可以在5月公佈的硬體升級服務細則中進行選裝。

這樣的話,看到新款升級就不需要扼腕痛惜,被某一個升級戳中心巴,卻又捨不得換新車,只能眼饞新車主。

看中了哪個新功能,直接加裝就可以,完全不需要大動干戈,忍受殘值的損失以舊換新。

當然,如果只是看中了新款軟體的升級,其實很多2025款的軟體特性,後續都是會直接OTA更新到老款上的。不需要花錢,也不需要對愛車進行改裝。

這也是購買鴻蒙智行車型的車主日常,真正感受到常用常新的體驗,讓所有用戶都體驗到最新的軟體特性。

4.總結

自2024年3月開啟大規模交付以來,問界M9連續11個月蟬聯中國市場50萬以上豪華車型銷量冠軍,保值率、用戶凈推薦值、用戶滿意度等指標維度,均高居行業前列,是中國品牌豪華車毋庸置疑的行業標杆。

這次的問界M9老使用者硬體升級計劃,更是回饋了廣大支持鴻蒙智行的老車主,攻克了大量的技術難題,只為了踐行“以使用者為中心”的品牌理念。

這也是鴻蒙智行給行業開的一個好頭,只要認真做產品,做好硬體冗餘和技術規劃,那麼老車主也不會被背刺,而是可以選擇性升級新款的特性,延長產品的生命週期,讓新老車主都滿意,都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