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發佈 2024 年年度報告,實現全球銷售收入 8621 億,淨利潤 626 億,如何評價這一業績?
更新于:2025-04-02 01:39:33

我找個細分領域講下——和小米財報比較下:

1,公司規模

2024年,華為營收8620億,分佈在如下業務版塊:

小米營收3659億,華為的規模是小米的2.3倍多。單論2C業務的話,小米略微超過華為的終端業務,仍是中國最大的2C消費電子公司(2025年能否保持呢?)。此外,華為的營收按地區分佈如下:

中國佔比大概71.4%,且是同比增長最為迅速的主要市場。作為對比,小米境外收入1533億,境外佔總收入的41.9%(境內為58.1%)。

2,利潤情況

華為的毛利率是44.4%,要遠高於小米的20.9%。全年凈利潤625億,是小米的2.3倍,和銷售規模的比例是一致的。

3,員工工資

華為小米
薪酬開支1678億229億
員工數量20.9萬43688
人均80.3萬52.4萬

4,研發投入

華為小米
研發費用支出1797億241億
研發員工數量11300021190
研發員工佔比54.1%48.5%
人均研發費用159萬114萬

5,行銷

華為2024年銷售和管理費用1318.5億,小米是253.9億+56億 = 309.9億,華為是小米的4.3倍,明顯超過營收規模的比例。

但這無法直接和行銷劃等號,首先,上面是銷售和管理費用,沒看到華為報告中的單獨的銷售費用;其次,銷售費用的很大一部分也是銷售人員的薪酬、出差、培訓等,大家直覺上的行銷(也就是“宣傳與廣告”)佔其中的一部分,小米的宣傳與廣告佔比銷售費用的31.5%,華為沒有這個數據。

此外,華為有一半以上的業務是2B,小米全部是2C,這個特徵也要注意下。

6,華為利潤為何同比下降?

華為2024年在收入明顯增長且毛利變化不大的情況下,營業利潤同比有個明顯下降:

原因在於“其他淨收支”同比大幅下降86.7%,這塊內容如下:

同比變化在於:

  • 2023年拿到了出售榮耀業務的最後一筆錢,2024年就沒有了,這塊就同比少了558億;
  • 2024年多了向賽力斯轉讓AITO和問界商標,及整車外觀設計專利的收益,有25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