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了意味著永遠消失了,世界跟自己再也沒有關係了。你恐懼嗎?
更新于:2025-04-02 08:51:50

我試著從科學的角度來解釋「死亡」這件事,不涉及任何唯心、宗教和個人感受上,希望對大家有所説明。

幾個基本事實

1 在化學角度,人類的身體化學成分構成和比例極高度一致

把一個人的所有化學元素裝到一個瓶子里,你會發現不同瓶子幾乎一模一樣。你根本認不出誰是誰。

2 在量子力學角度,兩個同元素原子一模一樣(跟克隆般)

碳原子A = 碳原子B。這兩者的差異僅有位置和狀態。就好像幾百個完全一樣的陀螺在旋轉。它們只有位置、速度和傾斜角度的不同。

3 墨菲定律 × 大數定律

任何事件發生的概率都不等於0。所以即使概率再低,只要重複的次數足夠多(時間和空間足夠長),任何事件幾乎都是必然發生。即:次數 * 概率 =100%。

死亡的定義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這麼理解「死亡」。

  • 當一個人出生 = 無數不同的分子原子有機地組合成一個系統。
  • 當一個人死亡 = 系統里的所有分子原子被打散,散落到自然界。

當有一天,這些分子原子一個不差又按原來的方式組合在一起。

恭喜你,你復活了。

幸運的是,這件事的概率不為零。只要時間夠長,這件事幾乎必然是發生的。

由於原子都是高度複製體,人體的化學比例又高度一致。

那麼,再恭喜你,復活你的這些原子,不需要你原來打散的那些。

也就是說——你死去後,世界再誕生的某個新人類,其實就是你。

只是那時候的你,失去了原來的記憶。

舉個例子,就好像工業規模化生產的電腦都高度一致。有天把某個電腦拆散再組裝,它還是原來的電腦。只是它系統重裝、硬碟格式化了,失去了原來所有的檔(記憶)。

在物質的角度,哪怕是不同系統(windows、mac)的電腦,也完全沒區別。同一個電腦,重裝了系統,也完全沒區別。無非是磁碟裡的磁粒排列方式不同罷了。

忒修斯之船

還有一個可以佐證的,是忒修斯之船理論:

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幾百年的船,歸功於不間斷的維修和替換部件。只要一塊木板腐爛了,它就會被替換掉,以此類推,直到所有的功能部件都不是最開始的那些了。問題是,最終產生的這艘船是否還是原來的那艘忒修斯之船,還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

生物學界普遍認為,人體所有細胞經過 7 - 10 年左右會更新一遍。

所以,現在的你,更像一個過去的複製體,只是你繼承了你過去的記憶。

特別的是,你身體的死亡與復活是漸進式的。

你更像一個不斷更換所有零件的電腦,只是將系統和文件拷貝了過去。很可惜的是,你的硬體會越來越落後,而系統則越來越高級。

從這個角度,10年的你,其實是死亡了,而現在的你是復活的。

你復活的次數會越來越少,直到記錄細胞可複製次數的染色體端粒消耗完。

這裡可參考遊戲「師父」的復活機制,和克隆羊早衰死亡的原因。

從這個角度,你一生是在不停的死亡和重生。你每次看過去你的照片,實際那個人已經去世。

而由於復活的次數是有限的,所以當次數歸零,你就不會再復活。

死亡的態度

如果從前面的推導, 死亡是不可怕的,因為你還會再次復活,只是前幾次你還會保留記憶。後面的則永遠不會了——但「你」還活著。

另一方面,從意識的角度,死亡是可怕的。

參考《致命魔術》電影裡,狼叔的複製術。但被點擊複製成功時,會分裂成兩個自己(相同的意識)。

  • 一個自己覺得自己沒任何改變。
  • 另一個自己覺得自己被瞬間移動了。然後又被原來的自己殺死。

我們就是那個被殺死的人。在有限時間內,你想做的事情,也是有限的。

從物質的角度,過去的你打散又重新組合成一個人,那個人可能就是地球上的某個小孩張三李四。他們就是你。

但由於意識中的生物本能,你只認同你當下意識中的自己。有可能,你也會跟「他們」、另外的你競爭。

很有可能:

你所有的認知,其實是你的大腦告訴你的。

你其實只是你的大腦。它告訴你意識很重要,死亡很恐怖。

因為一旦死亡,這份唯一的意識就不在存在。可參考「缸中之腦」。

但對於你的身體(物質或生物學角度),死亡並不可怕。

所以,你的身體會衰老,不是設計成永生模式。人還是會重複地組合、發散、再組合。

整個人類,就是處於這種同一性與特殊性的統一。

結語

當我們展望未來,永恆的意識泯滅是可怕的。

但當我們回首到我們出生之前,其實我們也從來沒存在過,或許這也是一種死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