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病重時候,選擇寫信給賈母,接林黛玉回去。沒有派人到處尋找族人,給自己過繼一個兒子,就已經說明瞭林如海的態度。
林家這一切,都是要留給林黛玉的。
到了林黛玉十五歲了,和王家八竿子打不著的所謂遠方親戚都來賈家打秋風打過兩回了。
黛玉的族人也好,遠親也好,不但沒有來過賈家一次,甚至都沒有在蘇州老宅居住的。
林家的族人也好,遠親也好,賈家知道他們在哪,就是不來往。
林家人似乎從來不來,賈家也不去找。
這也說明瞭賈家的態度。
賈家沒有打算也不允許林家裡再冒出個什麼親戚來。
林如海和賈母的態度是一致的,什麼族人遠親都靠邊站。
林家產業就是林黛玉的。
別扯什麼同根同宗同源,林家五代單傳,就沒有五服以內正經親族。
也別扯什麼同姓就會用心照顧,更別扯什麼拿人錢財忠人之事。
這個世界有兩種人不相信人性。一種是醫生一種是官員。前者看慣生死,後者看慣官司。
別說是半路親人了,就是親兄弟就是父母兒女間,為了錢反目成仇的比比皆是。
把年幼的林黛玉放給那些不知底細的人,誰放心誰是傻子。
林如海就相信兩個人會對林黛玉好,一個賈母一個賈政。
賈母看賈敏猶勝兩個兒子,看黛玉也更勝自己的孫子孫女。
賈政為人厚道端正,對如海又推崇之至。
把女兒交給這倆人,林如海放心!
所以你說賈母為什麼要讓賈璉陪林黛玉去揚州?
所以你說賈璉陪林黛玉回揚州幹什麼去的?
他就是去幫林黛玉處理林如海的後事接收林家遺產的。
這事還就真得賈璉做。別說賈寶玉尚且年幼,才十二三歲。
就是賈寶玉已經成年,這事也是賈璉更合適。
賈璉是誰啊?榮國府長房長子,未來的三等將軍。
他在外面,就代表榮府。榮府在外面的權力就是他的權力,他的態度就是榮府的態度。
很多人可能小瞧了賈璉。覺得他,紈絝子弟,國孝家孝停妻再娶,是吧!
但要論官場行走,論如何處理官司訴訟。還真就得他出馬!
鮑二媳婦死後,她的家人想要打官司。
你看他怎麼處理?
從頭到尾,親自處理,不假手旁人。該出錢的時候出錢,該用權的時候用權,該恐嚇的時候恐嚇。
回京路上遇到賈雨村,這是叔叔賈政的人脈,他毫不客氣收為己用。
平安州來來往往的事務,都是他一手處理。
冷子興直接說他於世路上好機變,言談去的。
所以我一聽到有人說什麼根據明清時代法律,女性只能在無兄弟無同宗應立之時才能繼承財產,所以林黛玉不能繼承財產就覺得好笑。
這把賈璉看成什麼人了?
這把林如海看成什麼人了?
他倆一聯手,別說那些八竿子打不著的林家遠親了。就算嫡親人又怎麼樣?
打官司?你們和誰打官司?
金陵就是賈家大本營,揚州就是林如海大本營。
甚至人家都不用給你打官司。
林如海兩手一攤,我們林家沒啥錢了,這都是我妻子的嫁妝,現在還給賈家,有問題嗎?
賈璉對你一笑,他榮府代表榮府來處理姑姑賈敏的財產,有問題嗎?
最大的損失,無非也就是林家大宅子不能搬走,那就留著呗。
反正賈家人在這看著,你能住不能賣。等林黛玉長大了,成了親生了子。她的兒子回來繼承祖宅,有問題嗎?
轉移財產這事,賈家早就駕輕就熟了。
別聽林黛玉說,我是無依無靠投奔來了,一無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紙,皆是和他們家的姑娘一樣。
誰家家長轉移財產,告訴自家十歲孩子的。我請問。
林黛玉她再聰明再早慧再伶俐,在林如海眼中不還是個孩子嗎?
開篇林如海一封書信,賈政立刻照辦。這關係這雙向奔赴的信任感。
林如海對賈母賈政有多放心這還用說嗎?
林家一屋子書能帶回賈家,林家財產帶不回,你信嗎?
賈璉好色是紈絝子弟不假,但他對官場這些道道門兒清也是事實。
所以陪林黛玉回揚州這事非賈璉不可。
誰來都沒他來這麼名正言順,誰來都沒他來這麼讓賈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