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球菊苣蔬菜界的“新貴”
更新于:2025-03-26 00:51:22

本文轉自:農業科技報

似白菜,非白菜,生長不見光,長大賣得快

芽球菊苣蔬菜界的“新貴”

      河北威縣一家農業公司員工在採收菊苣菜。

  蔬菜生長過程中,光照必不可少,但是有些蔬菜偏偏“見不得光”,比如芽球菊苣。芽球菊苣也叫玉蘭菜,外觀顏色上有點像娃娃菜,實際上它是一種從歐洲引進的特種、高檔蔬菜,營養豐富,可生食、涼拌或做沙拉,也可作火鍋配料或炒食。

  目前,在全球健康消費升級與農業產業轉型的雙重機遇下,芽球菊苣正以“黃金蔬菜”之姿引領特色農業新浪潮。其高附加值與國際市場潛力,為我國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重塑現代農業價值鏈條。

  芽球菊苣水培生長,暢銷海外

  有一種蔬菜,乍一看像白菜心,卻和白菜沒一點關係,“脾氣”還有點怪——生長過程不能見光,必須保證低溫和全程黑暗環境。這就是芽球菊苣。

  3月5日,在山東省壽光市化龍鎮壽光承航食品有限公司(簡稱“承航食品公司”)的種植基地,一箱箱包裝好的芽球菊苣正在裝車外運。這種蔬菜從去年冬天到現在,銷售價格一直保持在每斤18元左右。

  芽球菊苣也稱菊苣,別名金玉蘭,原產於歐洲,因其顏色金黃淡雅,氣味清新,與玉蘭花相似,又被稱為金玉蘭。芽球菊苣是一種兼具食用和藥用功能的蔬菜,入口微苦,回味甘甜,口感脆爽,適合生食、涼拌、炒食。

  據承航食品公司負責人王豐樂介紹,從2018年起,承航食品公司開始規模化種植芽球菊苣,最近3年,公司還探索成功了水培技術。這家企業也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擁有芽球菊苣出口權的公司。

  培育芽球菊苣,需要先露天種植菊苣,到了秋季,採收菊苣根,放入冷庫低溫保存。去年,承航食品公司在內蒙古種植了200多畝菊苣。有了充足的菊苣根,就可以周年生產芽球菊苣。生產時,只需要把根取出來,栽培到土中或水裡即可。

  “在芽球菊苣培育過程中,必須保證完全黑暗的環境,溫度保持在12℃—18℃,如果見光或溫度過高,葉片變綠,包心會鬆散,商品性就大大降低。”王豐樂說,傳統的土培,產量受土地面積限制。採用水培後,可以用多層架式栽培,立體種植,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現在1平方米面積在一個種植週期(3—4周)可以生產100斤芽球菊苣。

  據悉,該公司通過水培,不僅提高了芽球菊苣的產量,保證了品質安全,還用蔬菜尾水養魚,實現了魚菜共生。去年,該公司銷售了4萬多箱套菜(多種不同蔬菜搭配裝箱),芽球菊苣則成為公司套菜的賣點和特色。此外,芽球菊苣不僅是一種健康綠色蔬菜,同時適合工廠化、機械化栽培,省工省時。

  草莓大棚“混搭”高檔蔬菜——

  芽球菊苣,增收不止一點點

  芽球菊苣的生長過程比較特殊,需要先培育出肉質根,即菊苣根,然後經過軟化栽培,肉質根會逐漸長出可供食用的芽球。

  北京市昌平區農業技術推廣站從2000年開始,在日光溫室中開展水培、沙培、土培軟化菊苣,有著20多年的菊苣種植經驗。2020年,推廣站率先嘗試草莓—芽球菊苣軟化栽培模式,並獲得成功。

  該模式將菊苣種植在草莓溫室兩側(溫室兩側位置的光照、溫濕度不適宜草莓生長,農戶一般空著)進行軟化栽培,這樣既充分利用了溫室空間,還能增加效益。菊苣管理簡單,25天即可採收,通過採摘或禮盒銷售方式,每棟日光溫室可增收4000—6000元。

  這種栽培模式具體應該怎麼操作呢?肉質根是如何形成的呢?

  菊苣根莖培育技術要點

  品種選擇。選擇抗逆性強、耐低溫、適合北京地區栽培的菊苣品種,例如科拉德、特利勞夫等荷蘭黃葉型菊苣品種,晶玉、紅玉等軟化結球型國內品種。

  施肥整地。選擇壤土或沙壤土地塊。一般每畝施腐熟有機肥1000千克、三元複合肥(N-P-K為20-20-20)50千克,將肥料旋耕均勻。

  做畦播種。沿南北方向做成高10釐米的小高畦,畦面寬30釐米,畦溝寬50釐米。6月底至7月底均可直播,播種過早菊苣採收前容易抽薹。使用播種機進行干籽點播,每穴1粒,每畦播種2行,行距15釐米,株距15釐米,每畝用種量300克。播後蓋細土0.5釐米厚,採用微噴灌澆水,出苗前保持土壤濕潤,防止土壤板結而影響出苗率。每畝保苗9000—10000株。

  田間管理。出苗后保持土壤見干見濕,播種25天后菊苣具有2片真葉時及時中耕除草。菊苣根莖膨大期需要保持土壤濕潤,形成肉質根需要120天左右。

  肉質根採收及貯藏。在11月上中旬室外溫度穩定在零下2℃—零下1℃(最低不低於零下5℃)、菊苣根莖粗5釐米以上時進行採收,若溫度過高可以延後採收。

  採收時連根挖起,在田間晾曬2—3天,溫度保持在0℃以上為宜,避免低溫使根莖受凍,根莖朝里放置,圍成圓垛貯藏備用。草莓—芽球菊苣軟化栽培技術要點草莓栽培。生產上採用土壤栽培或基質栽培均可,使用矽酸鈣板沿南北方向建造栽培槽,栽培槽上沿寬40釐米、下沿寬60釐米、高40釐米,栽培槽間距30釐米,槽內上部為栽培基質(草炭、蛭石、珍珠岩體積比為2:1:1),下部為清潔田園土,採用滴灌澆水,配備單獨塑膠施肥桶進行水肥一體化生產,畦面鋪設2條滴孔間距為15釐米的滴灌帶。草莓品種選用隋珠,8月底採用雙行“品”字形定植,株距18釐米,11月中旬採收。

  菊苣軟化前處理。在距菊苣肉質根根冠2—3釐米處,用刀將上部葉片切除乾淨,注意不能傷及根冠的生長點,將根冠部削成蘑菇狀,肉質根下部切去一部分,使每個肉質根長度一致,以保證軟化時整齊一致。根冠處理完成後,用濃度為0.5%的百菌清藥液完全浸泡肉質根進行消毒,避免在軟化時發生腐爛。

  栽培溝準備。在草莓日光溫室內的兩側,沿南北方向開栽培溝,溝寬1米、深15釐米。提前準備鐵絲或園藝杆,以及PET材質的黑白雙色農膜,該類型農膜具有耐潮濕、抗紫外線及遮光效果佳等優點。

  軟化栽培。將處理好的菊苣肉質根整齊、豎直地碼放於栽培溝內,直徑大於6釐米的肉質根緊實碼放,直徑小於6釐米的肉質根碼放時保持1—2釐米間距,並填入基質或細土,填土高度以不超過肉質根肩部為宜。

  種植完成後,澆1次透水,並用25%嘧菌酯懸浮劑1500倍液噴施進行殺菌處理。在栽培溝上用園藝杆搭建小拱棚,覆蓋1—2層黑白雙色農膜,保證完全遮光進行軟化栽培。

  軟化期管理。(1)溫度管理。菊苣形成芽球的時間主要受溫度影響,高溫生長速度快,但芽球不緊實,容易散球;低溫生長速度慢,芽球緊實。

  草莓—芽球菊苣軟化種植,溫度以不影響草莓正常生長為主,室內溫度控制在20℃—25℃,20—25天即可採收菊苣,但菊苣芽球的緊實度會有所降低。紅葉類型比黃葉類型菊苣的生長期長5天以上,溫室內溫度保持在20℃—25℃,25—30天可採收。

  (2)水肥管理。菊苣軟化栽培過程中使用黑白雙色農膜覆蓋,不需要見光,水分散失很少,澆透定植水后至收穫前不需要進行澆水。菊苣芽球的形成主要依靠肉質根內儲存的營養物質,不需要單獨施肥。

  經濟效益

  草莓—芽球菊苣軟化栽培屬於新模式,具有以下優點:

  ①菊苣軟化栽培管理簡單,使用園藝桿支撐,覆蓋黑白雙色農膜遮光即可,且菊苣軟化栽培所需溫度和草莓生長溫度一致,只需每天揭開黑白雙色農膜換氣,不需要特殊管理。

  ②菊苣全生育期只需要澆1—2次水,且無病蟲害發生。

  ③軟化菊苣屬於高檔蔬菜,適合與草莓一起採摘或禮盒銷售,經濟效益高。

  本版稿件由農業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記者張朝輝參考新華社、《中國蔬菜》、《農村大眾》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