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麻桃仁大連鮑
原料:大連鮮鮑100克、桃仁150克、椒麻醬、蔥油各適量。
製作:
1、將鮑魚洗凈,煮熟后改刀切條,放入盆中加桃仁,放入椒麻醬拌勻,淋入少許蔥油,裝盤後稍點綴即可。
椒麻醬:小香蔥葉200克,不要蔥白,嫩點的芹菜葉50克,黃瓜皮20克,線椒25克,青麻椒40克,薑末20克,蒜8克,花椒油和蔥油適量。用刀鍘碎剁碎,把小蔥葉,芹菜葉,線椒,姜蒜,打碎放入碗中,鍋內加入食用油,可以加入少許豬大油增加香味,豬大油化開以後就可以倒入打碎的椒麻醬料,加入鹽味精雞精,雞汁,花椒油,小火慢熬,熬出香味就可以倒出備用。
野菜灌湯河鮮
製作:
1.取清波魚的淨肉來切成小片,納碗后加鹽、料酒、胡椒粉和生粉,待碼味上漿后,再下沸水鍋里滑熟撈出。
2.另把薺菜切成碎末狀。淨鍋上火摻入高湯,燒開后加少許的鹽調味,勾薄芡後再倒入薺菜末煮斷生,下魚肉片並撒些枸杞,推勻便起鍋裝盤。
紫蘇排骨
製作:
1.把豬排骨剁成小節,納盆后加蒜汁、鹽、料酒、胡椒粉、生粉和吉士粉等腌味。
2.淨鍋里放油燒熱,下入豬排骨,炸至酥脆便撈出瀝油,接著依次下土豆條和紫蘇葉炸至酥香,倒出來瀝油。
3.鍋里留底油,先下青紅椒片炒香,再倒入豬排骨、土豆條和紫蘇葉,邊炒邊撒少許的鹽和蒜香粉,炒勻即可裝盤。
榆錢掌中寶
原料:
腌好的雞軟骨260克、鮮榆錢 100克、小米椒節15克、雪媚娘10個、蔥丁、蒜片、鹽、生粉、沙拉油各適量
製作:
1.把榆錢洗凈並用毛巾搌干水分,撒一層生粉拌勻后,再入四成熱的油鍋浸炸至顏色碧綠,撈出來待用。另把雞軟骨也放入油鍋,浸炸至乾香微黃時,撈出來瀝油待用。
2.淨鍋放蔥油燒熱,下蔥丁、蒜片、小米椒節爆香后,才把雞軟骨和榆錢下鍋一起炒勻,加少許鹽調味,出鍋便盛入擺有雪媚娘的盤中,即成。
閩南五香卷
閩南地區的小吃向來自成特色,這一道就是傳統小吃的改良版。以多種食材為“捲衣”,香酥脆嫩鹹鮮皆有,口感層次分明豐富,既傳統又新潮。
原料 :
半肥豬肉,腐皮,紫菜,洋蔥粒,炸蔥段,五香粉,脆漿,料酒,鹽,味精,生粉。
製作:
1. 將豬肉切丁,與洋蔥粒、炸蔥段拌勻,加五香粉、料酒、鹽、味精打至起膠;
2. 將腐皮切方塊,拍勻生粉,加入打好的肉膠捲成條,蒸熟,捲一層紫菜,裹勻脆漿,入熱油炸至金黃,撈起改刀,放入已裝飾好的盤中即可。
黃焖菌香金沙參
原料:
水發金沙參300克、水發姬松茸150克、蒜瓣50克、青二荊條辣椒25克、濃湯300毫升、郫縣豆瓣25克、芝麻醬10克、花生醬10克、排骨醬10克、香辣醬10克、一品鮮10毫升、白糖5克、胡椒粉2克、味精1克、雞精1克、老抽、雞汁、料酒、高湯、豬油、沙拉油各適量
製作:
1.將金沙參改刀成均勻的條,青二荊條辣椒對剖開切成節。
2.鍋中放豬油燒熱,下入蒜瓣、水發姬松茸炒香,起鍋備用。
3. 淨鍋倒入高湯,放入金沙參條,調入老抽、雞汁、料酒小火煨10分鐘,撈出備用。
4. 淨鍋放少許油燒熱,下入郫縣豆瓣、芝麻醬、花生醬、排骨醬、香辣醬炒至出香出色后,加入濃湯,重新發佈 Shasanjo、蒜瓣、姬松茸,調入一品鮮、白糖、胡椒粉、味精、雞精,小火焖至金沙參糯,最後下入青二荊條辣椒節收汁,起鍋裝盤即成。
肉鬆糯米鴨方
此菜是在傳統糯米鴨方的基礎上演變而來,口感外酥脆、裡軟糯,葷素搭配得當。再加上有沙拉醬和肉鬆的加持,味道新穎,層次更加豐富。
原料:
樟茶鴨1只(約1200克)、糯米200克、臘肉丁100克、青元50克、肉鬆50克、紫生菜100克、沙拉醬、鹽、味精、雞精、花椒、花椒油、蛋清澱粉、沙拉油各適量
製作:
1. 把樟茶鴨入籠蒸熟,取出來剔除大骨並壓平整。另把糯米加適量清水,入籠蒸熟成糯米飯,加入臘肉丁、青元,然後放鹽、味精、雞精、花椒、花椒油拌勻。
2. 把去骨樟茶鴨放案板上,往肉面抹勻蛋清澱粉,再均勻蓋上一層拌好味的糯米飯,用托盤壓實,晾卻后修切整齊成大塊,成鴨方生坯。
3. 淨鍋入沙拉油燒至四五成熱,下入鴨方生坯炸至表面金黃酥脆且內熱時,撈出來瀝油,切成6釐米長、2 釐米見方的條塊,擺放在紫生菜上造好型,裱上沙拉醬,撒些肉鬆,稍點綴即成。
校對 黃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