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湯麵於中式面點之中,堪稱最具考驗功力之作。看似質樸無華的一碗清湯麵,欲達湯清味美、麵條爽滑之境,實乃高深學問所在。眾多人所煮麵條,要麼粘連成坨,要麼湯底平淡無味,癥結便在於缺失“吊湯”這關鍵一步。今日分享一位從業四十載的資深麵點師傅之秘方,只需掌控此核心技法,於家中亦可烹製出足以媲美專業麵館的清湯麵,其湯色澄澈見底,卻滋味醇厚,麵條筋道且富有嚼勁。
材料準備(2 人份)
湯底材料:
豬筒骨 1 根(約 300 克)老母雞 半隻(可選)生薑 3 片大蔥 1 根白胡椒粒 10 粒麵條材料:
手工麵條 200 克清水 適量食鹽 少許配料(可選):
青菜 2 棵蔥花 適量豬油 1 小勺詳細製作步驟
1. 吊湯關鍵(湯鮮味美的核心)
1)豬骨與雞肉於冷水下鍋焯燙,以除血沫。2)重新換水,添入拍裂的姜葱及白胡椒。3)大火燒沸後,轉至最小火,緩燉 4 小時。4)末了 30 分鐘,維持湯面微微起伏(此乃關鍵!)5)過濾獲取清湯備用。
2. 煮麵技巧(麵條爽滑的秘訣)
1)大鍋寬水燒至沸騰,加入少許鹽。2)置入麵條,以筷子輕輕撥散。3)水沸後添加半碗冷水,如此重複 3 次。4)撈出麵條,過冷開水(切勿用生水!)
3. 組合成面
1)碗底放置 1 小勺豬油與少許鹽。2)注入滾燙清湯約 300ml。3)放入煮好之麵條。4)以燙熟的青菜與蔥花加以點綴。
關鍵步驟解析
“吊湯”技巧:小火慢燉之際,保持湯麵微微波動,可使蛋白質緩慢釋出,而湯色不渾濁。煮麵三沸三冷:令麵條內外熟度一致,口感更為筋道。豬油封香:碗底豬油遇熱湯瞬間融化,將香氣牢牢鎖住。變化做法
素湯版:以菌菇與黃豆芽吊湯。快手版:採用上好雞湯搭配火腿片提鮮。藥膳版:添入淮山、枸杞等滋補食材。成品特點
如此烹製而成的清湯麵,湯色仿若琥珀般清澈透明,卻蘊含濃郁鮮香。麵條飽吸湯汁,卻依舊根根明晰,爽滑且富有嚼勁。簡約的配料映襯出食材本真之味,飲一口湯,食一口面,暖胃又暖心,實乃最能彰顯中式面點精髓的一道佳餚。
小貼士
吊湯之時切勿蓋鍋蓋,以防湯色渾濁。麵條以現做現吃為佳,久置會吸湯變軟。豬油乃傳統清湯麵之靈魂所在,無可替代。剩餘高湯可冷凍保存,隨時取用。
校對 黃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