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挑戰傳統理論,發現澱粉樣蛋白周圍的蛋白質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症的主要病因。
埃默里大學的新研究表明,阿爾茨海默症的進展可能主要由澱粉樣蛋白沉積周圍積聚的蛋白質引起,而非沉積物本身。這一發現為治療帶來了新的方向。
埃默里大學的最新研究促使人們重新審視現有的阿爾茨海默症病因理論。作為全球失智症的主要原因,阿爾茨海默症的發病機制一直備受關注。由Goizueta腦健康研究所的科學家領導的團隊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證據,暗示阿爾茨海默症可能由另一種機制引發。
在發表在《細胞報告醫學》期刊上的論文中,Todd E. Golde和Yona Levites解釋了長期以來已知在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大腦中積累的澱粉樣蛋白β沉積物如何作為其他蛋白質積累的支架。由於這些蛋白質中有許多具有已知的信號傳導功能,它們在澱粉樣蛋白沉積物(即斑塊)周圍的存在可能是導致腦細胞損傷的罪魁禍首,而不是澱粉樣蛋白本身。
在阿爾茨海默症患者的大腦中,澱粉樣蛋白積聚成黏性斑塊,干擾大腦功能並導致認知能力下降。一個巨大的未知數是這種情況究竟是如何發生的。根據目前被廣泛接受的假說,澱粉樣蛋白β的積累破壞了細胞之間的通信,並通過啟動免疫細胞,最終導致腦細胞死亡。
高級研究技術帶來的新見解
在這項研究中,Golde、Levites及其同事提出了一種新的假說,強調了澱粉樣蛋白β的另一種作用。澱粉樣蛋白β是一種在所有大腦中都形成的簡單蛋白質,但通常會通過自然過程溶解掉。
在實驗中,他們使用了最先進的分析技術,識別並測量了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大腦中超過8,000種蛋白質的水準,以及小鼠體內的類似蛋白質。他們關注了那些水平顯著增加的蛋白質,發現了20多種與澱粉樣蛋白β共同積聚的蛋白質。隨著研究的深入,他們預計會發現更多。
新療法的潛力
“我們識別出這些新蛋白質后,想知道它們是否只是阿爾茨海默症的標誌,還是實際上可能改變了這種致命病理,”Golde說道。“為此,我們重點研究了兩種蛋白質:midkine和pleiotrophin。研究顯示,它們在試管和小鼠中都加速了澱粉樣蛋白的聚集。換句話說,這些附加蛋白質可能在導致腦損傷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不是澱粉樣蛋白本身。這表明它們可能是治療這種多年未能有效應對的嚴重腦部疾病的新靶點。”
雖然阿爾茨海默症的基本原理已被理解了一個多世紀,但尋找治癒方法的過程一直緩慢,往往伴隨著一再失敗的治療嘗試,以及對疾病如何損害大腦的最佳解釋的持續爭論。研究人員表示,“最初的純線性澱粉樣蛋白級聯的概念現在被認為過於簡單化。研究揭示了個體大腦中阿爾茨海默症病理在數十年間發生的複雜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澱粉樣蛋白β之外,其他多種澱粉樣蛋白積聚也被認為與超過30種影響全身組織和器官的人類疾病有關。由於這項新研究提出了阿爾茨海默症發展的新過程,它可能為發現其他疾病的治療靶點帶來新的方法。
本文譯自 scitechdaily,由 BALI 編輯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