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流水鱖魚肥”讓鱖魚數百年來獨佔“春令時鮮”的榜首。
鱖魚肉質細嫩,極易消化,對兒童、老人及體弱、脾胃消化功能不佳的人來說,吃鱖魚既能補虛,又不必擔心消化困難,鱖魚每到春天為最肥美,所以,被稱為“春令時鮮”。
鱖魚在藥用價值方面,有補五臟、益脾胃、充氣胃、療虛損等功效,其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富含人體需要的八種氨基酸,是老人和小孩理想的保健食物。大家遇到別錯過,尤其是老人和孩子要多吃,下面分享給大家鱖魚的6種家常做法,一起看看吧。
一、鱖魚蒸河蝦
成分:鱖魚、花椒、料酒、豆豉油
做法:
1、將鱖魚提前用鹽、花椒擦拭腌制半小時。記得用廚房紙巾擦去多餘的水分,以確保魚身沒有多餘水分。
2、將醃制好的鱖魚放在蒸盤上,放上河蝦,淋上料酒,放上薑絲。注意讓河蝦和薑絲均勻分佈在鱖魚周圍。
3、然後,將蒸盤放入鍋中,隔水蒸。這個過程需要控制好火候,水開后大約蒸10分鐘。然後,燜5分鐘,開蓋后淋上豆豉油,撒上蔥花。
4、在蒸魚之前,可以在魚身上劃幾刀,以便更好地入味。蒸魚時,可以在魚身上放一片檸檬或者幾片姜,以去除腥味。蒸魚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免魚肉變得過於緊實。最後淋上的豆豉油可以提前加熱,以便更好地激發香味。這樣,一道美味的清蒸鱖魚就完成了。
二、清蒸桂魚
成分:鱖魚、黃酒、蔥姜、花椒
做法:
1、鱖魚熱水沖洗掉粘液,肚子里血水洗乾淨,特別是魚鰭周邊的鱗記得處理乾淨
2、這種特別大的魚為了更好熟背部開刀,用少量白胡椒粉摸勻,加黃酒、蔥姜、花椒
3、一條兩斤半的鱖魚水開后大火蒸15分鐘(如果放冰箱了要多加一分鐘)
4、同時蒸魚豉油加一點水煮沸5分鐘以上,倒在魚旁邊(不然有股黃豆味),魚蒸好后倒掉下面的水,放蔥絲,熱油澆。
三、紅燒鱖魚
成分:鱖魚、五花肉片、醋、料酒、白糖,鹽
做法:
1、 新鮮的鱖魚去掉內臟魚鱗和鰭,當心背鰭的刺很尖,需要的話交給熱心攤主
2、鱖魚肚子上沒有刺,所以花刀要開淺些否則燉完會散架
3、魚處理乾淨後加蔥薑酒水和鹽胡椒粉腌十五分鐘,之後擦乾淨拍上澱粉下鍋煎到兩面焦黃
4、起鍋燒油,冷油加入五花肉片,炒出焦邊后加入一顆八角兩段干辣椒和一把蔥姜蒜粒,一起爆香
5、沿鍋邊依次淋入兩圈醬油一圈香醋一圈料酒,然後加開水適量,燒開後把魚滑入,全程大火淋燒
6、中途加入兩勺白糖,用鹽和醋定味,燒到湯汁自然收濃即可出鍋裝盤
四、鱖魚燉豆腐
成分:鱖魚一條、豆腐一塊、食用油、生抽醬油、青椒一隻、花椒粒少許、生薑適量、大蒜頭適量、大蔥少許、鹽、冰糖、干辣椒少許
做法:
1、準備新鮮的鱖魚一條,去除魚鱗、魚鰓和內臟,然後用清水沖洗乾淨,接著用廚房紙巾吸乾表面的水分。這一步很關鍵,能讓鱖魚在煎製時皮肉分離,保持魚肉的完整和鮮美。
2、在平底鍋中倒入適量的食用油,油溫升至中火時,小心地將鱖魚放入鍋中。此時,一定要有耐心,不要急於翻動,讓魚皮在鍋底形成金黃色紋路。大約6分鐘後,魚皮煎至金黃,輕輕翻面,繼續煎另一面約5分鐘。
3、將大約十來顆花椒和一塊切好的硬豆腐放入鍋中,與鱖魚一起煎出香味。等待半分鐘左右,直到能聞到花椒的麻香飄散,這時即可倒入提前準備的開水、剝好的大蒜頭、切片的老薑以及幾顆冰糖,增加這道菜的鮮甜和層次感。
4、待水開後,加入適量的生抽醬油、鹽和幾顆干辣椒,轉中小火慢燉。燉煮的過程中,可以仔細觀察成分的變化,十幾分鐘后,加入切好的青椒塊和大蔥段,繼續燉煮兩三分鐘,讓湯汁更加濃郁。
5、當鱖魚的肉質鮮嫩、豆腐外部略帶焦香而內部保持嫩滑時,這道鱖魚豆腐就可以出鍋了。
五、燒臭鱖魚
成分:腌好的鱖魚、豆瓣醬、蔥姜蒜、辣椒、花椒、蒜苗
做法:
1、把腌好的魚肉取出來,切成塊狀。熱鍋涼油,將魚塊煎至兩面金黃。
2、加入豆瓣醬、蔥姜蒜、辣椒、花椒等調料炒香,加入一碗水燒開。
3、小火焖煮5分鐘左右,讓魚肉更加入味。
4、出鍋前加一點蒜苗提香,一道美味的臭鱖魚就做好啦!它入口鮮嫩多汁,魚肉爽滑入味,鹹中帶微甜,而且沒有一絲腥味。吃了一口還想再來一口,回味無窮!絕對讓你過足癮!
六、松鼠鱖魚
食材:鱖魚 1 條、澱粉適量、番茄醬適量、糖、醋、鹽、料酒、蔥姜適量、松子適量
做法:
1、 桂魚處理乾淨,切下魚頭,從魚背處切開,去除魚骨,將魚肉切成花刀狀。
2、 將魚肉放入碗中,加入鹽、料酒、蔥姜醃制 15 分鐘左右。
3、醃制好的魚肉均勻地裹上一層澱粉,放入油鍋中炸至金黃色撈出備用。
4、 鍋中留底油,加入番茄醬、糖、醋、鹽,翻炒均勻。將炸好的魚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煮至湯汁濃稠即可。 最後撒上松子即可。
校對 黃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