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和它是絕配,建議中老人每周吃3次,腿不抽筋,身體好!
更新于:2025-03-26 09:11:23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各個器官和系統逐漸走向衰退,新陳代謝減慢,免疫力下降,老年人更容易受到各種疾病的侵擾。保持健康不僅能讓老年人享受高品質的晚年生活,還能減輕家庭和社會的醫療負擔。

在維護老年健康的方法中,食療以其安全、自然、副作用小的特點,受到了廣泛的關注。通過合理搭配食材,利用食物中的營養成分來滋養身體、預防疾病,是食療的核心思想根據個人的體質和健康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食物,以達到調和陰陽、平衡營養、增強體質的目的。

那麼在這樣的背景下,山藥脫穎而出,很多時候我們都習慣蒸山藥吃,其實還有一個山藥的黃金搭檔,它倆在一起,效果可能會更好哦~

1山藥與筒骨的搭配

在眾多食療材料中,山藥與筒骨因其獨特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功效而備受推崇。山藥被譽為“地下人參”,在中醫理論中,它具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等作用。現代醫學研究也證實,山藥富含黏蛋白、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助於促進消化、增強免疫力、延緩衰老。

筒骨則是豬的後腿部位的大骨頭,它含有豐富的骨髓和鈣質,是補鈣的佳品。在中醫看來,筒骨還具有滋陰壯陽、益精補血的功效。經常食用筒骨,不僅能預防骨質疏鬆、改善關節疼痛,還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將山藥與筒骨搭配在一起燉湯,既能充分發揮兩者的營養優勢,又能使湯品口感鮮美、滋補效果倍增。這款湯品不僅適合老年人食用,也適合其他年齡段的人群作為日常保健之選。

2山藥筒骨湯的製作

食材準備:

選擇新鮮的山藥,其表皮應光滑、無破損,切開後肉質應潔白無瑕。山藥的量可根據人數和湯的濃稠度需求進行調整。挑選帶有一定肉量的筒骨,這樣的筒骨燉煮后湯底更為鮮美。筒骨在使用前需進行徹底的清洗,去除血水和雜質。準備適量的薑片,用於去腥和增香。如有條件,可添加一些枸杞、紅棗等滋補食材,增加湯的營養價值。

筒骨處理:將筒骨放入冷水鍋中,加入薑片,大火煮沸後進行焯水,去除浮沫和腥味。焯水後,將筒骨撈出,用冷水沖洗乾淨,備用。

燉煮過程:取一深鍋,加入足量的清水,放入處理好的筒骨和薑片,調成小火,8成熟左右,放入山藥。燉至山藥軟爛、筒骨肉熟爛脫骨時,即可關火出鍋。

食材選擇建議

山藥應選擇新鮮、無病蟲害、無腐爛變質的優質品種。筒骨以新鮮、肉多、骨髓飽滿的為佳,這樣的筒骨燉出的湯更鮮美營養。如有條件,可選擇有機或綠色認證的食材,以確保食品安全和營養價值。

食用建議

3必看小貼士

在製作和食用山藥筒骨湯時,有以下幾點注意事項:

食材選擇:確保山藥和筒骨新鮮,無變質或異味。山藥要選表皮光滑、肉質堅實的;筒骨則挑選肉多、骨髓飽滿的,這樣燉出的湯更鮮美。

食材處理:筒骨在燉湯前要進行徹底的清洗和焯水,以去除血水和腥味。山藥去皮後要立即放入水中浸泡,防止氧化變色。

燉煮時間:筒骨需要較長時間的燉煮才能將肉質燉爛、骨髓燉出,使湯底更為濃郁。同時,山藥也不宜燉得太久,以免過於軟爛影響口感。

火候控制:燉湯時開始可用大火快速將筒骨煮至變色,然後轉為中小火慢燉,以保持湯底的清澈和營養成分的充分釋放。

調味適量:根據個人口味適量添加鹽、雞精等調味料。建議不要在燉煮開始時就加入過多鹽,以免影響肉質的嫩度和湯的鮮味。

適量食用:雖然山藥筒骨湯營養豐富,但也不宜過量食用,以免增加胃腸道負擔,導致腹脹、腹痛等不適癥狀。建議每周食用2-3次,根據個人體質和需求適量調整。

避免與相剋食物同食:在食用山藥筒骨湯時,應注意避免與某些相剋食物(如鯉魚、甘遂等)同時食用,以免產生不良反應或降低食物的營養價值。

校對 黃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