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尼塞河流經中亞和北亞,大部分流域遠離海洋,理論上應是乾旱缺水地區,為何其徑流量排名全球第六?
更新于:2025-04-14 12:08:21

除了葉尼塞河,流經西伯利亞的三條大河,葉尼塞河、勒拿河、鄂畢河的年徑流量都很大,分別排世界第8、10和15名,低於長江,卻高於黑龍江和珠江。首先這幾條河流域內的降水實際上比較豐富,並不屬於極度乾旱缺水地區,而且這幾條河流的冰雪融水比例高。此外,流域面積廣闊、蒸發量小、凍土廣泛分佈有效減少下滲等因素也有利於徑流量的增加。

世界主要河流年徑流量表

| 排名 | 河流名稱 | 所在洲 | 年徑流量(億 m³) | 流域面積(萬 km²) | 長度(km) | |------|----------------|----------|------------------|-------------------|------------| | 1 | 亞馬孫河 | 南美洲 | 69,300 | 705 | 6,436 | | 2 | 剛果河 | 非洲 | 13,026 | 370 | 4,640 | | 3 | 奧里諾科河 | 南美洲 | 11,984 | 95 | 2,735 | | 4 | 長江 | 亞洲 | 9,600 | 180 | 6,300 | | 5 | 拉普拉塔河 | 南美洲 | 8,000 | 310 | 4,100 | | 6 | 葉尼塞河 | 亞洲 | 6,255 | 260 | 5,539 | | 7 | 雅魯藏布江 | 亞洲 | 6,180 | 62 | 3,100 | | 8 | 密西西比河 | 北美洲 | 5,800 | 322 | 6,262 | | 9 | 恆河 | 亞洲 | 5,500 | 105 | 2,525 | | 10 | 勒拿河 | 亞洲 | 5,400 | 249 | 4,400 | | 11 | 湄公河 | 亞洲 | 4,750 | 81 | 4,880 | | 12 | 伊洛瓦底江 | 亞洲 | 5,044 | 43.12 | 2,727 | | 13 | 馬更些河 | 北美洲 | 3,572 | 180.5 | 4,240 | | 14 | 聖勞倫斯河 | 北美洲 | 4,470 | 130 | 3,800 | | 15 | 鄂畢河 | 亞洲 | 3,850 | 297 | 5,410 | | 16 | 黑龍江 | 亞洲 | 3,408 | 186 | 4,444 | | 17 | 珠江 | 亞洲 | 3,360 | 45 | 2,214 | | 18 | 伏爾加河 | 歐洲 | 2,540 | 138 | 3,688 | | 19 | 薩爾溫江 | 亞洲 | 2,520 | 33 | 3,240 | | 20 | 多瑙河 | 歐洲 | 2,030 | 82 | 2,850 |

年徑流量大的原因

葉尼塞河、勒拿河、鄂畢河這幾條河流的年徑流量大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降水和冰雪融水豐富

首先這幾條河流域內的降水實際上比較豐富,並不屬於極度乾旱缺水地區,其流域內年降水量大多在400-600mm,而上游山區的降水更多,甚至可能超過1000mm,這就為這幾條河提供了穩定的水源。作為對比,我國北京、哈爾濱等地的多年平均降水量約為500mm,也就是說,雖然流域內的年降水量不及我國南方地區,但和華北、東北地區大致處於同一水準。另外,我國半濕潤和半乾旱地區的分界線實際上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也就是說,這幾條河的流域按這個標準也能算是半濕潤區。

其次,這幾條河流的冰雪融水比例高,上游的積雪和冰川在春季和夏季融化,增加了河流水量。其中葉尼塞河有來源薩彥嶺、西伯利亞南部等的冰雪融水,占徑流量來源的30%-40%,有融水集中,春夏季洪水顯著,匯流速度快的特點。勒拿河的冰雪融水則主要來源於貝加爾山脈,占徑流量來源的40%-50%,特點是融水比例最高,春夏季洪水明顯,受凍土影響大。鄂畢河的冰雪融水主要來源於阿勒泰山,占徑流量來源的20%-30%,融水比例較低,匯流速度較慢,而且下滲相對明顯。

流域面積廣闊

葉尼塞河、勒拿河、鄂畢河流域面積都超過了200萬平方公里,覆蓋了西伯利亞的廣大區域,支流眾多,為河流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蒸發量小

流域氣候寒冷,蒸發量較低,流域內年蒸發量均小於300mm,減少了水的損失。

凍土影響

西伯利亞地區分佈著廣泛的永久凍土層和季節性凍土層[1],這些凍土層阻礙了水分下滲,使得更多降水可以直接流入河流。葉尼塞河、勒拿河和鄂畢河這幾條河流的流域內永久凍土面積大約為70%、80%和60%。

不過,這幾條河流中,流域面積最大的鄂畢河的年徑流量反而不如葉尼塞河。這是因為,除了流域面積外,其他方面的因素上,都是葉尼塞河的條件更有利。一方面,葉尼塞河流域的降水量更多,尤其是上游山區,降水更為充沛,而鄂畢河流域的降水量相對較少;另外,葉尼塞河上游有更多的冰川和積雪,春季和夏季融水對河流的補給作用更強,而鄂畢河的上游冰川和積雪的規模不如葉尼塞河,冰雪融水貢獻相對較小。

另一方面,葉尼塞河流域海拔相對較高,氣候更為寒冷,蒸發量較低;葉尼塞河上游地形相對陡峭,降水能迅速匯入河流,而鄂畢河流域地形較為平緩,水流速度較慢,部分水分還是可能滲入地下或蒸發;葉尼塞河流域的永久凍土層更為廣泛,減少了水分下滲,而鄂畢河流域的凍土層覆蓋相對較少,部分水分可能滲入地下。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鄂畢河的雖然流域面積較大,但年徑流量仍不及葉尼塞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