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這種富豪榜單其實是一份成績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頂級企業在過去一年經營的業績情況。
因為上榜的富豪的財富是根據主要證券市場的股市公告來評估候選人的資產規模,因此,富豪榜上榜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企業的總市值(非上市企業採用市場估值),一個是企業家持有的比例。
企業的市值不高,或者持有人的持有比例不高,均有可能導致無法上榜,或者排名不高。不過,一般情況下,企業創始人都有較高的持股比例,因而富豪榜排名靠前的基本都是企業的創始人。
從行業來看,全球富豪排名前十的,有8位來自科技行業,並且,財富均有較大程度的增幅,1位來自投資行業的巴菲特,穩紮穩打,財富增長與年均收益率基本持平;1位來自奢侈品行業,因為行業的不景氣,財富值有較大程度的縮水。
比較遺憾的是,雖然英偉達的股價暴漲,但黃仁勳並沒有擠進前十。不過,他以9350億元的財富位列第11位。
再來看國內的富豪上榜情況。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口號已經喊了很多年,但過去,並沒有從富豪榜上得到體現。
從1999年開始,到2024年的26年間,有8年的時間首富由地產行業的“老闆”佔據。科技業6年,製造業兩年。
根據近幾年的表現來看,情況已經有了改觀。
從行業來看今年的榜單,科技業與製造業佔據了榜單主要份額,前十名同樣也有8位來自科技業與製造業,1位來自食品業,一位來自投資業。前20名已經看不到房地產行業的影子。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雷軍,因為小米業績的強勁,小米汽車橫空出世,且有著不錯的口碑,因而股價大漲,雷軍的財富達2200億元,較去年增長114%,位列中國第8,較去年上漲17位,全球排名第50位,上升91位。
財富增長最多的前五位仍然是科技業與製造業。
也許,沒有了房地產的“荼毒”,中國經濟正在迎來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