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不上班人可能會變得頹廢、肥胖、沒有自信、懶惰、身體變差、腦子不靈光等等。
我可能即將迎來長時間不上班的生活,因為年後我失業了,而今年的就業形勢可謂是差到極點,一個崗位有幾百人競爭,供大於求,所以我做好了長期不上班的心理準備。
那麼對於長時間不上班,我也提前有了一些心裡預判,對即將可能面對的困惑,提前做了一些規劃。
不上班不代表不工作,之前上班的時候,我都會利用下班和空餘時間寫文章做副業,那麼不上班的日子更要利用起來好好做自媒體,因為自媒體真的是拯救普通人的一條捷徑。
不可能一輩子打工,企業不景氣的時候會裁員,35歲以上會裁員,女性大齡未婚未育會被裁員,除了公務員和一些事業單位,打工可能是最不穩定的一種工作。
所以,在我20幾歲的時候就開始布局副業,做過淘寶,寫過文章,畫過插畫,拍過短視頻,雖然成績不是很理想,但我畢竟知識利用空餘時間來做,也從中收穫到了很多創業經驗,做自媒體可以讓我看到前方道路上的光,而上班不能。
那麼接下來不上班的日子,我打算好好運用自己的自媒體帳號,也決定開始重新進軍短視頻,雖然自媒體也開始捲起來了,但給普通人的機會仍然很多,只要肯鑽研,能堅持,一個月的收入可能可以抵得上上班時一年的收入。
二、長時間不上班可能會導致懶惰、肥胖和作息不規律
剛開始不上班的時候覺得賊爽,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再也不用敢早高峰的地鐵,不會每天被通勤搞的焦頭爛額。
可是時間久了,晚睡早起成了常態,半夜似乎有刷不完的手機,因為第二天不用上班,所以沒有睡眠壓力,即便早早躺在床上也無法入睡,三餐因為睡眠不規律也變得不規律,開始暴飲暴食,零食不離嘴。
因為不用出門上班見人,人也開始變得邋遢,以前2天洗一次的頭髮,現在可能要一周,開始穿寬大舒適的衣服,可以遮住肚子上的肥肉,也更舒適,不在乎別人的眼光。
長此以往,確實不是一個良性的迴圈,我想每個人都不想把自己難得不上班的生活過成這樣。
所以,我用了以下幾個方法來督促自己不要頹廢,不上班的日子應該過得更好:
1、定鬧鐘 ,規律作息
身體健康大於一切,即便不上班,我們也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所以,為了規律作息,我們仍然要保持上班時的鬧鐘,到點起床,到點吃飯,只有保證好基本的身體健康,我們才有精力做更多的事。
2、記錄自己的體重、飲食和運動
數據可以更直觀的展現出一件事物的發展變化。
我建議大家可以開一個自媒體帳號,無論是用文字還是視頻,將自己每天的體重、飲食和運動記錄下來,這樣不僅可以直觀的觀測自己的現狀,還能順便運營一個關於減肥和健康飲食運動的自媒體帳號,說不定哪天就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驚喜。
一份精力,收穫多份成果,提高效率的同時,還擴寬了人生的寬度,心動不如行動啊寶子們。
事物都有正反面,沒有絕對的好和絕對的壞。
長期不上班,肯定會減少很多社交,但對於我來說,社交在於精而不在於多,上班的時候,每天除了繁重的工作,還要面對很多無用的社交身心疲憊。
所以,不上班減少了很多無用社交,對我來說是一件好事,我可以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去做很多事情,好友2、3個足以。
最後,我覺得不上班是一把雙刃劍,看你如何去利用它,用好了你可能會一飛衝天,用不好也可能會掉入萬丈深淵。
希望寶子們自信和勇敢起來,利用好不上班的時間,去創造一份屬於自己的小事業,利用好自媒體這個跳板,實現人生的逆襲和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