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的本質
更新于:2025-03-26 01:54:42

很多人天天都在想怎麼賺錢,眼睛裡面盯著的,也都是和錢相關的事情。

可他們卻偏偏賺不到錢。

原因也很簡單,就是違背了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

不管你是想賺大錢,還是想賺小錢,都必須要給客戶提供相應的價值,人家才會把錢掏給你。

你能提供的價值越大,賺錢就會越多。

你貢獻出來的價值越小,自然感覺賺錢很難。

就像很多上班的人,只要今天不工作,就沒了收入。

因為他們幹的事情,都是一錘子買賣,談不上一丁點的積累性。

自然只能像毛驢一樣,苦逼地干一輩子。

1、學習的物件要牛逼

小時候,李舟長期生活在農村。

直到上高中之後,才走出過鎮上。

那時候在縣城裡面,感覺已經大開眼界了。

畢竟隨時可以去網吧上網,還能去溜冰,甚至躲在書店看小說。

等工作以後才發現,當初自己真的是井底之蛙,哈哈。

我們在賺錢的時候,也是同樣的邏輯。

如果連學習的物件,都是很普通的人,怎麼可能讓自己,變成很厲害的高手嘛。

就像老話說的,見多才能識廣,只有當我們見識更多的牛人,接觸過更多的項目以後,才能真正找到適合自己的。

窮人總是非常地心急,想隨便找到一個專案,就能夠讓自己干一輩子,而且最好是可以實現暴富的夢想。

反正李舟是沒有見過這樣的好事,如果哪天被你遇上了,可以私信我一聲,我也會屁顛屁顛的跑來跟你混。

和牛人接觸的過程,就是不停給自己找方向。

如果連方向都錯了,就像一個男人找另外一個男人過日子,永遠都不可能生出小孩來。

2、窮人才想賺快錢

在電影裡面,一個灰姑娘也有可能被王子看上,然後帶到自己的城堡裡生活。

在電視劇中,一個窮小子撿到武功秘笈,然後躲到山洞里,練成絕世神功,出來一統江湖。

這種屌絲逆襲的方式,是窮人做夢都在渴望的捷徑。

可現實告訴我們,任何賺快錢的機會,都是不靠譜的。

在互聯網圈子裡面,有一個定律,小白的錢是最好忽悠的。

因為他們在他們的眼中,賺錢的項目應該很容易,有大量的自動流量,成交轉化也能一氣呵成。

更關鍵的是,學習起來也非常簡單,兩個小時就可以掌握所有流程,然後等著躺賺。

去看下那些教人年入100萬的大師,他們把文案寫得非常誘惑,好像只要你買單了,就可以馬上實現暴富的目標。

雖然只要是個腦子正常的人,都不會相信這種宣傳,可大多數人還是會抱著僥倖心理,萬一實現了呢?

所以韭菜是割了一波又一波,你方唱罷我登場。

總有大量的小白,不斷往坑裡跳。

如果你去問那些真正的老鳥,是怎麼賺錢的?

他們只會給你講非常淺顯的道理,比如做專案都是簡單枯燥地重複,而且每天要做10多個小時,根本沒有想像的那麼自由。

更為重要的是,即使你堅持下來了,也並不一定保證,你就能每月搞個幾萬塊。

小白對於這些老生常談,根本就沒有興趣,因為聽起來不夠高大上,不利於自己出去裝逼啊!

所以即使被收割了多次,還是會不斷去尋找,下一個輕鬆賺錢的專案。

3、把好處給到位

現在的人,越來越有反抗的精神。

那些做傳統生意的老闆,感覺招普通工人是越來越難了。

沒辦法,對於大多數的90後,甚至00後來說,可能家裡只有一個孩子,從小就像皇帝一樣供著,根本不會像他們的父輩那樣,還去辛辛苦苦地給你賣力幹活。

只要心裡稍微遇到不爽的事情,說辭職就辭職了,甚至連沒結完的工資都不要。

即使那些留下來,給你打工的人,也只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而不是來為你賺錢的。

說實話,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

起碼能倒閉那些老闆,學會如何分錢。

現在是個體崛起的時代,如果只是想一味壓榨別人,自然很難找到合適的合作夥伴。

也不可能有做大做強的機會。

只有能控制住自己的慾望,和別人實現雙贏的人,才有機會獲得最後的成功。

4、不要盲目地自信

對於大多數沒有創業經驗的人來說,可能腦子裡面能想到的專案,也就是去開個店。

要麼做奶茶,要麼搞餐飲?

你問他還能想到其他的賺錢模式嗎?

可能只會留下一臉的懵逼。

可現在早就不是幾十年前,隨便開一個線下門店,就有很多人來光顧的時代了。

當下對創業者的綜合素質,要求高了很多,而且對盈利的模式,也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

以前是先把所有的產品準備好,在等顧客上門來購買,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但有了互聯網的出現,底層邏輯全部改變了。

即使你沒有產品,只要擁有了客戶或者是粉絲,那些擁有產品的人,自然會主動找到你,排隊給你送錢過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那些短視頻的博主。

想要找他打廣告,可能還得等檔期才行。

所以啊,現在想要做生意,根本就不是靠你腦袋裡面,冒出來的幾個點子就能夠成功。

必須要先去找到大量的客戶,然後再去提供,能夠滿足他們需求的產品。

這種方式,成功的概率會大很多,而風險自然也會更小。

牛人有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不斷以小成本試錯,來積累自身的經驗。

而大多數普通人一犯錯,可能就會把自己坑得很慘,動不動就是把父母的血汗錢,一下就虧光了。

也許你會說,虧個10來萬,也不算太多錢,花兩年時間去打工,也就賺回來了。

想法很美好,但現實卻要殘酷得多。

李舟這裡給你算個賬吧。

假設存10萬塊本錢,要用3年的時間,然後拿去開了一個餐飲店,不但沒有賺到錢,而且把本錢全部虧光,還負債10萬。

你再去打工,花3年的時間,把負債10萬還完,這就過去了6年。

然後你再打3年工,存下10萬的本錢,才有可能進行下一次創業。

這前後後,就用了接近10年的時間。

對於沒什麼資本的窮人來說,創業失敗的代價,確實太大了。

你想想,一生當中,有多少個10年,能讓你揮霍的呢?

所以啊,還是長點心吧,不要總感覺自己有多麼牛逼,要馬上干出多麼偉大的事業。

還是多做一點小成本的嘗試,可能會更加地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