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覺得努力是沒用的,要極度努力,只有極度努力,一壺水才能燒開 100度。所以我非常拼,經歷過2022年,我今年內心就一個口號: 大幹特幹。
我大年初一就開始工作了大概4個小時, 大年初二工作了 5 個小時 , 從大年初三開始,我每天 工作 6 個小時 , 開工 前 一 天我工作了 15 個小時 。
對我來講, 它不叫工作, 我一直都這樣 。
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才站到現在,成為現在的我,而不是因為我成了老闆,才勤奮的,是因為我很勤奮,逐漸自然而然的就變得更好了。
現在這個社會就需要極度努力,一壺水燒開要100度, 燒到70度跟燒到50度沒有本質區別,都叫溫水不叫開水,燒到氣態才叫質的改變。學習和奮鬥也是一樣的。要努力到讓自己、客戶、同事感動,這個很重要,這才叫大幹特幹。
我與一群TOP級電商老闆
去年疫情我有些想法確實沒法施展,門都出不去,有的人也一直沒見,我最近也會積極地找各種客戶,各種合作夥伴,把失去的青春好好追回來。
當然今年也要擁抱變化,今年的變化肯定會更多。創業者不能固步自封,不能選老套的思想,走不出新路。除了出去學習,我們也會引進一些人才來補強。
對於員工來說,周圍的同事都是優秀的人才,彼此可以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一起互補。 這叫迴圈,這叫流動。 公司要打造一個人才的氛圍和人才的密度,因為最好的學習就是看著身邊的高手如何做事兒,如何為人處事,言傳不如身教。
一家企業跟一個人一樣, 要變化才有趣,變化才能讓企業生龍活虎。 如果一家企業永遠不變,員工待久了也覺得乏味無趣。這個變化包括人、組織架構、業務的變動,這個變化的過程也會爆發出新的機會。
新的一年,大家也可以定三個重點的成長目標,比如性格懦弱,那可以嘗試今年改掉。我記得二十四五歲的時候,有一年定了三個目標,其中一個目標就是改變內向的性格。定完目標之後,我就開始制定落地方案,比如春天的時候,我就去西安科學大學發名片,鍛煉自己的臉皮。
去年老高電商俱樂部華南例會現場
人的成長不止來自於知識,而是對知識的轉化, 接下來的幾十年不是以學知識為重心,而是比拼一個人的智慧、獨立思考、認知、思維能力,還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表現在哪裡? 是你對多個事情的排列組合能力。 有的人其實都在做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但看起來很忙,導致人生就變成了一個“不重要”的人生。
這也都是有因果的。
比如一天遇到十件事情,你要訓練自己排列組合的能力,馬上在腦子裡思考這些事情的孰輕孰重,排好序馬上去做。
其實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是一個人的價值,企業和老闆也是如此,企業的價值取決於能解決多少問題的價值。
所以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或者是老闆本人,都要刻意去提升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了,做人做事才不會慌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