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市場人的職業規劃
更新于:2025-03-25 23:36:29

這周想寫一篇 marketer 成長的文章,突發奇想,“要不問問ChatGPT? ”

先提了個簡單的問題做個測試 (熱身) 。問:“為什麼從事marketing工作的女性比男性多?”

這位網紅“百曉先生”給我的回答是

“1. 女性在溝通、社交和情感認知等方面相對較強,這些能力在市場行銷工作中非常重要,因此女性更容易適應市場行銷工作。

2.市場行銷工作通常需要具備較高的靈活性和創造力,而女性通常更具有這些特質。

3.市場行銷工作通常需要較強的情商和情感管理能力,而女性在這些方面相對較強。

4.在某些行業或市場,女性更受歡迎或更容易被接受,因此在這些領域女性從業者更多。

需要注意的是,這隻是可能導致女性在市場行銷工作中比男性更多的一些原因,實際情況可能因不同行業、地區、文化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是不是很中規中矩,又有些概括籠統?

試了試midjourney ,給行銷人的形象圖是這樣的:

哪張更好?看來看去,做頭圖用似乎還行,但作為配圖,都還差點意思。

另外這豐乳肥臀的,又是幾個意思?

搓搓手,正式輸入我的問題“marketing的職業規劃路徑有哪些?”

答:“市場營銷領域的職業規劃路徑比較多樣化,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向:

1. 市場營銷專員/市場行銷助理:這是市場行銷領域的入門級別,需要完成市場調研、品牌宣傳、市場推廣等一系列基礎工作。

2. 市場營銷經理:市場營銷經理需要制定和執行市場營銷計劃,管理市場營銷團隊,並負責與客戶、銷售團隊等進行溝通。

3. 市場營銷總監:市場營銷總監需要制定公司的市場營銷戰略,管理整個市場營銷團隊,並協調公司內部的各個部門。

4. 市場營銷諮詢顧問:市場營銷諮詢顧問需要為客戶提供市場營銷諮詢服務,幫助客戶制定市場行銷策略和計劃。

5. 數字營銷專員/數位營銷經理:隨著數位化時代的到來,數字行銷崗位也越來越重要,數字行銷專員和數位營銷經理需要負責公司的數字行銷工作,包括搜尋引擎優化、社交媒體行銷、電子郵件行銷等。

6. 市場研究分析師:市場研究分析師需要進行市場研究、數據分析和預測,為公司的市場行銷工作提供數據支持和決策建議。

以上是市場營銷領域的一些常見職業規劃路徑,不同公司和行業可能會有所不同,具體的職業規劃還需要”

這個回答同樣只能算及格吧。

大大地舒了一口氣,心想“和我PK寫職場爽文,AI,你現在還是嫩了點”。 (但其實,未來還真不好說)

下面是我寫的:

回到開始,女性從事 marketing 人數眾多,這幾乎是不需要市場調研就能得出的結論。 關注我公眾號的女性佔55%、CMO成長營以及線上很多的好友也都是女生。

原因除了ChatGPT 說的,市場的工作也一向被認為是比較輕鬆,壓力不大,不需要應酬和出差,比較穩定...但比起HR、財務似乎又洋氣一些。

正是因為這樣的傳統認知,不少公司也會把文檔整理、內部裝修、宣傳印刷、廣告衫定製等工作統統交給市場部。

即便是稍大型的企業,市場部門難免也要做些“打雜”的工作。但與此同時,還要承擔活動策劃、商機挖掘跟進甚至是部分銷售的壓力,加班熬夜早就見怪不怪。

這種“既要、又要”讓大家都疲憊不堪,很多人心裡都會嘀咕“如果要扛銷售任務,我幹嘛不去幹銷售?”。實際上,做銷售哪有那麼容易,一樣是專業活。

於是大家又開始焦慮未來的職業發展,特別是AIGC的壓力下,未來的路該怎麼走?

除了ChatGPT給的那幾個建議之外,也談談這些年我認識的品牌行銷人的發展路徑。

1. 按ChatGPT 說的,從市場專員到經理再到CMO的進化路線。

目前在B2B大企業活躍的CMO很多都是當年IBM的同事。不少人是一步步從市場執行、產品行銷甚至是品牌公關崗位走到了管理崗位。

成為高管的好處顯而易見,除了工資收入高,社會地位高之外,更多的是視野寬廣,接觸了更多優秀的管理者,格局也會因此打開。

不過跟銷售、技術崗位不同的是,市場行銷的高管機會並不那麼多,競爭激烈,也算是獨木橋了。

除此之外, 市場人的工作很難用數位衡量,想要升職,必須有看得見的成績,無論是品牌傳播或者是商機效果。

一個好的leader,需要知識全面,能力卓越,還必須會做PPT,懂向上管理以及橫向管理...

所以很多人望而卻步。

2. 轉專業崗,比如PMM、品牌經理、數位營銷經理等。

之前寫過不少PMM比CMO更稀缺。《 B2B市場部最高薪的崗位是哪個?

我自己當年也是看到了管理團隊不是我的興趣所在,而IBM正好在管理崗、專業崗上有公平的薪資和地位,所以選擇了更適合自己的戰略市場工作。

行業里有不少SEO、數字行銷、品牌管理行家,他們的知識面非常廣,鑽研得也很深,不但在公司內部成為很優秀的T型人才,還可以輸出知識和經驗,成為專家,説明更多人成長。

這條路徑因此也越來越多人選擇。

3. 轉崗到其他部門,常見的有轉銷售、業務開拓(BD)、管道管理、HR甚至研發等。

市場轉銷售雖然常常被詬病為不夠狼性,卻是最常見的。 假如是喜歡更有挑戰,想賺取更多收入又覺得自己性格也適合,就踏實學習銷售相關的知識、技能,在內部找到師傅,大膽嘗試。

而BD、運營、HR等崗位都強調和人打交道,沒有短期的業績壓力,也成為不少人重新選擇職業路線的首選。

很多年前我的一位同事從行銷轉崗到戰略部門,然後成為公司的COO;也有一位好朋友先從內部培訓講師做起,慢慢成為公司的人力資源總監。

不過,轉換賽道的前提為了追求自己喜歡的工作,不是工作成績差求收留,更不是為了逃避。

假如工作口碑不太好,想在其他部門找個好位置是很難的事。反之,一旦有機會就會被 搶著要。畢竟 內部的員工相比外部招聘的新手,上手更快。對於彼此都是個不錯的選擇。

4. 跳槽到其他公司。

幾乎不用說太多,這是最常見的出路。

有人跳到更大的廠擴展視野或追求穩定收入;有人選擇到規模更小一些的企業,尋求更多的發展空間,更好的回報或者職位的提升。

過去,大家認為跳槽是最容易漲薪的方式,當下可不一定。

建議把眼光看得更長遠一點,發揮行銷人的洞察力,選更好的賽道。AI、晶片、新能源等熱門行業,雖然工資不一定高,但發展潛力大,可以看看機會。

我身邊也是有市場行銷人通過跳槽去了快速成長型企業,從0開始和公司創始團隊一起打造品牌、開拓市場,後來成功IPO,實現財務自由。

看新機會的時候,用投資人的視角,看公司、看團隊、看大環境,說不定能發現廣闊的天地。

5. 轉行到乙方。

過去,甲方市場人轉乙方的還是蠻多的。4A廣告、公關公司、媒體、市場執行公司更適合思維活躍,喜歡創新,並常常有奇思妙想的行銷人。

我一位品牌行銷同事,轉行到音樂平臺,慢慢轉到發行,後來成了一家娛樂公司的CEO。

不過,現在甲方轉乙方機會少了。廣告公司在互聯網時代被衝擊得厲害,不少企業也將設計轉in house。

但行業頭部的創意、活動執行公司倒一直都不缺生意,在這些公司能實現自己的想法,也是個好的選擇。

6. 創業。

比如創立自己的品牌、成為投資人、諮詢顧問 (像我這樣) ;或者成為博主、作家、企業教練;也有經營創意店、咖啡店…

市場人作為比較思維活躍、有創意的一群人,喜歡從事的與藝術、品牌等相關的工作,並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多說一句,不少讀者也留言詢問如何成為營銷類諮詢顧問。實際上這份工作還真的不輕鬆,需要大量的輸入、非常迅速的學習、身體還要好( 專案交付時的不眠不休 )...如果可以吃得了苦,倒是可以試試。

不過哪種工作又是輕鬆容易的呢?

假如想選擇從0開始,就認真地把創業當成自己的專案,嘗試用熟悉的產品上市規劃GTM和Campaign 設計甚至營銷規劃的步驟,分析好市場空間與自己的競爭力,再全心投入。

切忌一時衝動,更不能人雲亦雲。

過去這些年我花了很多的時間想清楚自己的發展之路,有低谷有反覆,更有小喜悅。最重要的堅定自己是朝著理想之路在前行。

很感激我的職場導師和role model,她/他們讓我知道了職場發展路徑絕不止一個。

只有忠於內心,機會就在眼前。

花絮:試了試aggressive professional woman who is doing marketing job ,竟然出來這個河東獅吼圖。我們都要在工作中保持好心情才行,哈哈。

認知突破與價值提升
認知突破與價值提升
2025-03-26 07: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