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過於注重方法論的話
更新于:2025-03-26 01:44:06

人在做一些新事的時候,會經常過於注重方法論,反而遺漏了關鍵要點。

就比如演講和寫作這個事兒,我弄了兩三年了,總是覺得自己不得門路,每次寫的過程都不夠暢快伶俐。 這幾天才發現核心問題在哪裡。

比如:之前總結出來演講,寫作等內容形式,需要基於新鮮,好奇,打動來構建。 而新鮮需要靠對比,轉折,挑戰來強化。

以上這些看起來都沒問題,但其實是不是重點。

就好像游泳,無論是仰泳,蛙泳,自由泳,這些都正確,但其實都不是重點。

重點,只有當你自己親自下場實踐幾次後,才會知道。

當你下水以後,你會發現,游泳最重要的,第一是不能緊張,否則動作就會畸形,然後來不及做出動作,就沉下去了,並且越下沉越心慌。

第二是下水前先要吸足氣,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保證自己不心慌。

演講和寫作也是這樣,搞了一堆方法論,不如直接到前線練幾次。練了幾次之後,我發現重點了,是,每一句話都要產生共鳴,從第一句開始。從第一句開始,就要心裡放著對方,能說出一句當下就驅動觀眾和自己情緒的句子。而到底是用短句還是長句,轉折還是對比,那都是手法,都不重要。當你心裡放著對方的痛點和需求的時候,自然每一句話都能產生共鳴,句句打動人心。

無論你用什麼方法,只要從第一句開始沒有產生共鳴,或者是任何一句開始丟失共鳴,觀眾就開始紛紛跳出。這就好像一些大會上看似在背書的演講者。當他們說完第一句話的時候,大家已經開始進入準備昏睡狀態。

以上說完了。

再補充幾句。這幾天有一些新的心流體會。克服了一些難題,克服之前的生無可戀和克服之後的愉悅,形成強烈對比,並在心裡打上了印記,克服困難拿到突破會產生愉悅感的印記。

正如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在於要教會孩子如何解決困難。而不能直接給孩子各種資源。

當你陪伴指導孩子克服遇到的困難后,克服前後的心情對比,會給孩子留下強烈的印記。一是明白了所有的事情都有一個克服的過程,任何事情不會一帆風順。二是建立的自信,孩子知道自己只要足夠鑽研,就幾乎100%能夠解決問題。這兩點,對於孩子來說,是父母能夠給於的最大價值。

為什麼富不過二代三代,可能只是給了孩子資源。但沒有給方法。

貧窮的本質
貧窮的本質
2025-03-26 01:54:42
IT行業,要被捲沒了
IT行業,要被捲沒了
2025-03-26 03:56:00
高效做事的方法
高效做事的方法
2025-03-26 06:33:18
強者思維
強者思維
2025-03-26 06:5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