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思維模型” | 推薦給管理者
更新于:2025-03-28 04:08:12

 導讀

企業管理是一個系統過程,管理技巧有很多,作為一個合格的管理者、領導者應熟練掌握的思維模型,“思維模型是指導管理者做決策的工具箱。工具箱越多,就越能做出最正確的決策。”不管你是領導團隊,還是制定市場戰略,思維模型都能夠在其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1、10/10/10原則

企業主、管理者日常都會處理諸多問題,我們在做決策的時候,可以參照10/10/10原則。 也就是:

我做的這個決策在10分鐘後會產生什麼影響?

我做的這個決策在10個月後會有什麼影響?

我做的這個決策在10年後會有什麼影響?

過往的經歷、認知因素都會影響我們當下的決策與判斷,大腦會本能地去尋求短期的快感。也容易令企業主、管理者為求一時痛快,盲目決策。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沒有遠見”,而10/10/10法則,可以有效地避免我們的“投機行為”,幫助我們從分析問題到決策的指引。

2.團隊中的角色認知:

各位管理者在日常事務處理過程中,請給自己的角色做好定位。瞭解自己的知識邊界,在團隊協作過程中需要清楚地認識自己的擅長是什麼?不擅長什麼?始終保持在自己擅長的範圍內指導部署工作,清楚部門、企業所要達成核心目的。按照公司的經營目標,監控各重要節點、指標數據,延後、逾期的事項進行追蹤、調整及敦促進度即可。自己不擅長的領域,通過團隊成員來補充短板。不要挑戰他人的專業領域,形成外行指導內行工作。

同時當我們清楚自己不擅長的領域,可以通過專業知識的學習、分析工具的運用、知識的積累來擴大自己的認知範圍。

3.直接責任人(DRI)

蘋果公司制定一個管理概念:直接責任人制(Directly Responsible Individual,簡稱DRI)。DRI制度遍佈於公司各個層級。

蘋果公司也將這個制度推廣到供應鏈企業中,這個制度也得到有效推廣運用,在企業中一項事務只有一個直接負責人或負責部門,誰應該做什麼?會在企業的崗位職責中清楚表明。

DRI的名字經常出現在會議進程表上,與會過程需要跟進的事項羅列清晰到個人,公佈給事件相關人員。公開透明的責任制,讓每一個員工沒有互相推諉的機會,一旦項目出現問題,很容易找到出現問題的環節予以糾正,並追究相關責任。一個專案只能有一個DRI假如超過一個DRI,那就等於沒有直接責任人。DRI能夠有效加速決策流程,也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爭論。

4.SWOT分析

SWOT分析是

S (strengths)--優勢

W (weaknesses)--劣勢

O (opportunities)--機會

T (threats)--威脅

即基於企業內外部競爭環境和競爭條件下的態勢分析,將與研究物件密切相關的各種主要內部優勢、劣勢和外部的機會和 威脅 ,也可以拓展至企業內部的某個部門的時間維度、內外部維度的對比分析。企業利用SWOT分析將公司的戰略與公司內部資源、外部環境有機結合,清楚地確定公司的資源優勢和缺陷,根據分析結果調整公司的資源配備,更有利地實現企業戰略的落地。

5、銷售漏鬥模型

銷售漏鬥的意義在於,通過直觀的圖形方式,指出公司的客戶資源從潛在客戶階段,發展到意向客戶階段、談判階段和成交階段的比例關係,或者說是轉換率。

我們今天要完成1萬的業績。那1萬的業績我們需要成交多少客戶?又需要積累多少意向客戶?需要多少條詢盤及平台流覽量,工作目標是要完成1萬業績。

下單額: 下單後退貨率約3% ,10000/97%=10310元

客戶數: 假如平臺平均客單價為500元,達成10310元的下單額需要10310/500=21位客戶。

意向客戶: 下單的概率是20%,完成21位意向客戶下單,需要累計意向客戶資源21/20%=105名

詢盤數: 詢盤轉化率20%,完成105名意向客戶,需要獲詢盤的量為,105/20%=525個詢盤

平台點擊量: 平臺單價有詢盤佔比20%,獲得525個詢盤,需要的點擊量525/20%=2625個平台點擊量

通過一步步的將目標進行分解,再通過行動計劃的制定、實施、檢視、總結復盤,以保證目標的達成分析方法。

6.下屬發展模型

判斷員工的工作狀態兩個關鍵點:

一個是意願

一個是能力

能力是下屬技能能否滿足工作需求。意願就是員工想不想做,那麼下屬有幾個階段呢?一共有四個,我們也是從能力和意願這兩個角度上來給你來做一個分析。

第一個階段:

新員工剛加入公司很多流程、產品都不懂、看到什麼都新鮮,工作中動力滿滿,能力欠缺?為什麼動力比較高啊?終於找到工作了!職業生涯從此開始了,到公司看看身邊的同事、伙伴好像都挺友善,工作中就愉快的開始了,很開心。這個階段叫他熱情的憧憬者。

第二個階段:

進入公司一個週期后能力怎麼樣?能力有所提升還沒有完全掌握、獨立工作的能力,這時意願會下降,為什麼下降了?發現實際工作內容與預想工作內容落差大。身邊的同事、夥伴也沒有想像中的好,工作經常出錯。受到上級的批評、同事的排擠,這時意願低、能力低。

第三個階段

第三個階段 就像心電圖這樣一個樣子,上下起伏不定,把這個階段稱作“理由的說明者”,意願總是上上下下,起起伏伏,不定這樣一個狀,主要看心情做事。這時員工的能力高、意願度有起伏。

第四階段

兩者都高,能力又高,意願又強。給這個階段起個名:自動自發追求職業價值、工作成就。

7.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是一個重要事務處理的觀念。內在含義是有重點地把主要的精力和時間集中地放在處理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工作上,做到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按照該法則,工作中面對的複雜的事務,均可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不同的程度進行衡量,基本上可以將事務分為四個象限:重要又緊急、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不緊急也不重要。

第一象限:立即做

此部分工作一般都比較急切且對企業影響較大,故要求集中一切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做立即止損動作。此類工作一般為第二象限未做到位的事項延伸而來。

第二象限:有計劃的做

此類事務非常重要但不太緊急,需要將此類事務放在重要的位置,按照時間週期逐項、逐點推進落實。

第三象限:授權做

此類事務不重要但緊急。大家要從此種狀態中擺脫出來,授權他人去做,減少自身壓力,把事務的“猴子”仍在別人身上,但要確認事務結果。

第四象限:減少做

此項工作純粹是消磨時間。適當在這種狀態中休息一下即可,不要過度沉迷其中。 

To B市場人的職業規劃
To B市場人的職業規劃
2025-03-25 23:36:29
貧窮的本質
貧窮的本質
2025-03-26 01:5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