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年齡段最佳睡眠時長,你睡對了嗎?
更新于:2025-03-26 21:20:30

近期,全國愛衛辦發佈了《睡眠健康核心資訊及釋義》,詳細說明瞭不同年齡段人群所需的最佳睡眠時長。良好的睡眠對於維持身心健康至關重要,本文將深入探討不同年齡階段的最佳睡眠時間,並提供實用的建議,幫助讀者改善睡眠品質,提升生活品質。
不同年齡段最佳睡眠時長大揭秘
睡眠宛如給身體充電,能讓我們白天活力滿滿,對健康意義非凡。全國愛衛辦發佈的《睡眠健康核心資訊及釋義》為不同年齡段人群明確了最佳睡眠時長。
- 新生兒(0 - 3月齡):這個階段的寶寶猶如破土而出的幼苗,身體和大腦快速發育,每天需要13 - 18小時的睡眠。睡眠能促進大腦神經元的連接和身體器官的成長。若睡眠不足,可能影響生長激素分泌,導致發育遲緩;睡眠過多則可能是身體不適的信號。
- 嬰兒(4 - 11月齡):每天12 - 16小時的睡眠必不可少。此時開始幫寶寶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很關鍵,比如固定的睡前程式,像洗個舒舒服服的熱水澡、講個溫馨的小故事等,能減少寶寶夜醒頻繁的問題。
- 幼兒(1 - 2歲):需要11 - 14小時睡眠。規律的作息對幼兒發育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就像精準的時鐘一樣,每天固定時間上床睡覺、起床,能讓他們的生物鍾更穩定,有利於身體和大腦發育。
- 學齡前兒童(3 - 5歲):需10 - 13小時睡眠。幼稚園的作息安排會影響孩子睡眠,家庭和學校可以攜手共進,比如在家和在幼稚園保持相似的作息時間,共同為孩子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
- 中小學生:建議睡8 - 10小時。但現在很多學生都在“缺覺”的狀態,主要是作業多、電子產品影響等。家長可以減少孩子使用電子產品時間,合理安排作業時間來改善孩子的睡眠狀況。
- 成年人:理想睡眠時長是7 - 8小時。工作壓力大、生活習慣不好,如熬夜、睡前玩手機等,都會影響睡眠。可以通過規律作息、睡前放鬆來提高睡眠品質。
- 老年人:6 - 7小時睡眠就夠了。老年人容易失眠和多夢,適當午休、增加褪黑素分泌能改善睡眠。
專家建議助你提升睡眠品質
- 專家建議:專家針對不同年齡段人群給出了入睡和起床時間的建議,還提醒大家要優化睡眠環境,保持安靜、黑暗和適宜的溫度,讓睡眠的小窩更舒適。
- 老年人的特殊建議:老年人每晚12點前入睡,保持7小時以內睡眠,長期堅持這樣的規律,就像給大腦上了一層“保護罩”,能延緩大腦衰老,減少認知障礙風險。
- 成年人的理想作息:成年人晚上10點到11點入睡,早晨6點到7點起床,這樣能讓身體各器官得到充分休息,免疫力也會“節節攀升”。
- 改善睡眠品質的方法:控制情緒、保持積極心態很重要,還可以適當午休,但不要超過1小時。這些方法有科學依據,能有效提高睡眠品質。
常見睡眠問題及解決方案全知道
- 失眠與多夢:壓力大、飲食不規律等會導致失眠和多夢。可以調整飲食,睡前避免吃辛辣、油膩食物,還可以通過聽舒緩的音樂、泡個熱水澡來放鬆身心。
- 過度抑制中樞神經:過度抑制中樞神經會影響睡眠和身體健康,要適量運動、減少咖啡因攝入,讓中樞神經保持“活力滿滿”。
- 情緒管理:情緒對睡眠影響很大,冥想、深呼吸等能有效管理情緒,讓身心在一片寧靜中放鬆下來。
- 褪黑素的作用:褪黑素能調節睡眠節律,多曬太陽、吃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牛奶、香蕉等,可以增加褪黑素分泌。
你睡對了嗎?
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最佳睡眠時長和專家建議,良好的睡眠對身心健康至關重要。大家要根據自己的情況調整作息,重視睡眠品質,提高生活幸福感。未來睡眠研究可能會有更多成果,大家要關注新研究,不斷優化自己的睡眠習慣。
責任聲明:本文僅為健康新聞/健康科普,內容不構成用藥或醫療指南,建議出現健康問題請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