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產後康復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女性瞭解了盆底肌受損的危害。女性朋友在經歷了辛苦的十月懷胎后,盆底肌多數處理受損狀態,那是因為在懷孕過程中,隨著孩子在一天天的長大,子宮也在跟隨著孩子擴大,重量增加,體內的器官和子宮全靠盆地支撐,盆底周圍的肌肉拉到最大限度。因此,很多產後媽媽會出現盆地受損,嚴重的甚至會影響生活。
盆底肌受損需要修復嗎?
對於盆底肌受損是否需要收腹,答案是肯定的。老一輩的人會告訴新手產後媽媽,盆底會自己自行修復,不需要過多的干預,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盆底受損嚴重的,會導致產後媽媽漏尿、子宮脫垂、陰道外壁膨出,危害可想而知。但是很多新手媽媽在盆底修復這一塊存在很大的誤區。
盆底修復要避開哪些常見誤區?
1、盆底肌修復超過時間就沒有效果了
盆底肌修復要儘早做,拖的時間越久效果越差,甚至沒有效果了。這樣的說法只對了一半,盆底肌修復確實越早做效果越好,但不能說做晚了一點效果沒有。盆底肌修復需要一個過程,無論什麼時候做修復,慢慢的都能啟動盆底肌,達到盆底肌修復的作用。
2、剖腹產不需要盆底修復
這是很多媽媽們對盆底修復的誤區,以為只有順產才需要做盆底修復,其實在懷孕過程中,無論你最後是選擇剖腹產還是順產,懷孕過程中,盆底肌的作用是不變的,因此都會有損傷,產後修復是一定要做的。
3、上了年紀就不用做盆底修復
很多女性朋友在年輕時生完孩子,並沒有明顯的產後不適癥狀出現,因此錯過了產後修復。然而,隨著年紀的增加,身體機能減退,很多女性會出現漏尿、小便失禁等情況,但是她們往往會覺得自己已經上了年紀,而放棄盆底肌修復,讓不適癥狀慢慢加重。
4、產後盆底會自行修復
懷孕所造成盆底肌受損是沒有辦法自行修復的,即便是沒有出現不適的癥狀,也不代表沒有受損。因此,產後還是要及時進行盆底肌修復,避免日後出現不適癥狀給身體健康帶來危害,給生活帶來尷尬。
盆底肌於女性而言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醫學越來越發達的今天,產後媽媽一定要認真對待盆底肌修復。只有及時修復受損的盆底肌,還能有健康的體魄,也可以避免日後沒有進行修復而出現的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