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些 Windows 95/98 上的一些軟體,估計很多人也不瞭解或不知道了。
現在的人沒多少知道當時這種文字的網路遊戲魅力是啥吧...
比如當時我們學校的 MUD 是西遊記,而上圖是玩 MUD 的利器 ZMUD
winamp 是 1997 年出現的,後來已經是聽歌的常見軟體了,千千靜聽、foobar2000 都是後來的。
現在都是 QQ音樂、網易雲音樂這些,現在估計都不知道這個了。
在撥號上網時間就是錢的情況下,NetAnts 支援斷點續傳,而且是到處都是單線程下載的情況下,也是比較早的多線程下載軟體,這樣既能避免下了一半下次重新下,還能吃滿貓的速度。不過後來 FlashGet(網際快車)出來後,就改用網際快車,後來 BT 火爆后,又開始用 BitTorrent,後來上面說的兩個下載軟體也支援 BT,再後來才有迅雷。
現在網速越來越快,大家下載的就更少了,這些軟體都不太用了。
修改遊戲的,後來還有 GameMater,我記得金山遊俠是後來的,但這個出現的時間比 win98 更早。
前些天找《英雄無敵 2》玩的時候,還用了這個軟體做了些修改。
這個發佈在 95 年,真是好玩啊,前些天還找出來回顧了下。
還有很多,但估計大家不一定感興趣...
有人感興趣,繼續再來點
和同學一起取玩的,仙劍是自己玩,而英雄無敵、大富翁是和同學一起玩的,當年還流行的紅警、帝國時代、fifa之類的連線遊戲,就不一一展開了。
當時流行 bbs,比如我們學校的叫「珞珈山水」,清華的叫水木清華,當時 bbs 之間還可以穿梭,在當年學校出口就幾百 K 的年代,這種文字的論壇很流行。
最開始是 telenet,後來用 Sterm,再後來 CTerm。
雖然說不說遊戲了,但 92 年髮型的同級生估計很多男生都玩過吧,如何和女生交往,發生不同的事件,不同的選擇有不同的結局
當時看影視劇開始要去學校附近的商業一條街租 VCD,而播放軟體比較好的是超級解霸,糾錯能力好一些,但是 VCD 被租的多了,總會有些地方有磨損,所以播放頁會卡頓。
看圖片當時最好用的是 acdsee,打開速度快,渲染快,切換方便,對於看漫畫或某些圖片絕對是一把好手,可惜後來越來越臃腫了,當時手頭長期保存著 acdsee 老版本的綠色版
看書的神器!這個出來後其他看 txt 的基本就廢掉了,支援 midi 背景樂、支援自動滾動、打開迅速、支援閱讀 zip 檔包、樣式簡潔等等。
當年的軟體、系統、影音資源還主要來自於 ftp,而北大天網一度是其中最好用的資源搜尋引擎,看了下現在已經沒有了。
虛擬光驅軟體,有些軟體、遊戲是要隨時校驗光驅內的原始內容的,把光碟做個鏡像,然後用虛擬光驅載入,就可以不用每次都用 cd 驅動器來讀取遊戲和內容了。
恢復系統必備,當年 Windows 用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各種奇奇怪怪的問題,所以一般裝好系統和常用軟體後,用 ghost做個備份,過段時間就用 ghost 恢復系統,省卻安裝系統和安裝軟體的時間。
當年的殺毒軟體,後來不知道咋改成 KV3000,後來我主要用卡巴斯基,再後來才有瑞星,再後來才有 360 啥的。
有人看,繼續再更點。
當年用這個是為了訪問網站快一些,而不是為了其他目的。
之前網路頻寬不高,但類似學校之間網路可能頻寬不錯,有的學校出口頻寬更高,那麼如果找到另一個學校的代理,通過那個學校的代理來訪問其他網站,就會快一些。
這個代理獵手就是找代理的,可以直接針對某個 IP 端的特定埠掃描,看是否有代理,當年是上網加速的秘笈。
當年都是先玩 ICQ 的,還有個新浪聊天室,然後還有 OICQ,同時其實還有很多聊天軟體,我們班上的同學就有幾個做了個校園 OICQ,然後還有什麼朗瑪 UC,再後來有 MSN,後來就 QQ 一統天下了。
當年還有個考試練打字水準就用的這個,練打字也是用的這個。
當時主要是看 VCD,其他視頻也不多,後來顯示 RM 格式開始流行,但已經到了 2000 年左右了, rm 格式檔大小小,當然品質也一般,後來隨著網路速度變快,資源豐富,我主要用的 MPlayer,還有不少其他封裝的播放機,比如暴風播放機之類的。
還有人看再繼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