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在臺灣很常見,在大陸不常見的東西?
更新于:2025-03-26 04:34:23

火雞(肉)飯。

火雞這種食材,內地用的較少。

臺灣省當地反而常見,尤其是嘉義這個地方,主營火雞飯的店鋪就有數十家。在嘉義美食小吃中,火雞(肉)饭的排名也很靠前。

然後,火雞飯也是當地民眾的常見早餐、午餐之一,而非獵奇和小眾食物。

很多飲食文字說火雞的肉質較柴、不容易入味。

而臺灣嘉義等地所制火雞飯,在米飯上鋪開提前處理好的火雞肉(有的用火雞肉片,更多的是用火雞肉絲),再淋上紅蔥油等調味,以協調整體味道。

如此搭配處理後,火雞入口不柴,反而變得鮮嫩帶滑,整體的下飯能力不錯。

臺灣火雞肉這類味道和口感變動,確實與我早期閱讀印象中的火雞肉柴和朋友分享的食用體驗有些出入。

然後,臺灣的知名火雞飯店鋪也有不少。

比如:梁記嘉義雞肉飯、蔡家嘉義火雞肉飯、臺灣火雞飯(店名如此,店在花園夜市附近)、郭家美食店等。

另有一家噴水雞肉飯(這裡的噴水是店鋪剛好在嘉義市噴水池圓環邊),早年的知名度也不錯,但出品味道有一些爭議。

上圖是切換城市后,我用“火雞飯”一詞,在大眾點評很快找到了臺灣的多家店鋪,這裡只簡單截圖了幾家。

與之相對地,這是我切回廣州城市后,用“火雞飯”找到的一些店鋪,反而最貼合查找內容的店鋪在上海。

廣州這邊只有少數幾家做了火雞翅飯,也非主打或招牌菜品,只是兼營的小部分食材。

說起來,我最初看到火雞這種食材,是從經典的美劇《老友記》裡,莫妮卡在感恩節這天經常烤火雞,大大一個,令人驚訝。

她們6個老朋友中,以喬伊的胃口和戰鬥力最強,喬伊是很喜歡吃東西的。他的餐桌名言之一,“我從不跟人分享我的食物。”好笑,又莫名壯觀。

另外,喬伊還有一個知名劇情圖,也是跟火雞相關,他將整個頭套進火雞裡,場景之逗趣,令人噴飯。

最近幾年,我對火雞食材的認識有所拓展,源頭來自臺灣的一個美食家,焦桐。

此人嗜吃成性,聽聞什麼好吃的,總是想辦法找來吃。他著有多本美食著作,是與蔡瀾齊名的美食達人。

焦桐這人寫美食,有些不大一樣,按他在書裡分享的一些細節來看,他是會在現場直接記錄用餐感受的,吃到某某食材,外觀如何,味道如何,拿筆匆匆寫下一些。

正是通過焦桐的文字,我驚訝地發現,臺灣國內多地吃火雞(肉)飯成風,據說早期是受了漂亮國的一點影響,後面也有民眾開始養火雞了,用到更多的餐飲上。

而焦桐這人也很有意思,他吃東西,更多是考慮自己的真實感受,不人雲亦雲,不好吃的名店,他自己也照“diao”不誤。反過來,好吃的,無論環境偏僻還是裝修破敗,也從不吝嗇讚美。

感興趣的,可以找點他的美食文字看看,火雞飯收在他的著作《臺灣舌頭》(臺灣味道三部曲的第三部)里,部分章節標題截圖如上。

(圖片來自網路,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