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西湖醋魚從名菜變難吃了,而是本來就不好吃。
就食材來說,青草鰱鱅再加上鯉魚,這幾種魚的肉質都算不上太好,如今能成為國民度較高的魚,還是有賴於養殖難度低、價格低。而在這幾種魚裡面,草魚、鯉魚因為生活習性的問題,土腥味重,並不適合用清蒸或者汆烫的方式去做。
中國古代倒是有吃魚膾的習慣,鯉魚魚膾也非常普遍。不過,作為魚膾,鯉魚、草魚的腥味就沒那麼明顯,再配上各種佐料的話,口感還是不錯的。可如果要做熟,那是離不開香料和醬料的。
作為清代的吃貨大家,袁枚的《隨園食單》裡列舉了多種魚及其做法。其中提到的魚有鯿魚、鯽魚、鰱魚、青魚等,卻沒有草魚、鯉魚等。與此同時,在《隨園食單》里,袁枚也列舉了多種杭州有名的用魚做的菜:
土步魚 杭州以土步魚為上品,而金陵人賤之,目為虎頭蛇,可發一笑。肉最鬆嫩,煎之、煮之、蒸之俱可。加腌芥作湯、作羹,尤鮮。
連魚豆腐 用大連魚煎熟,加豆腐,噴醬水、蔥、酒滾之,俟湯色半紅起鍋,其頭味尤美。此杭州菜也。用醬多少,須相魚而行。
在有關杭州的魚類美食中,有一個倒是與西湖醋魚有點像,就是“醋摟魚”:
用活青魚切大塊,油灼之,加醬、醋、酒噴之,湯多為妙,俟熟即速起鍋。此物杭州西湖上五柳居最有名。而今則醬臭而魚敗矣。甚矣!宋嫂魚羹,徒存虛名。《夢粱錄》不足信也。魚不可大,大則味不入;不可小,小則刺多。
這其中的關鍵詞是“油灼之”,以及“醬、醋、酒”。在這種做法中,油灼和酒可以去腥,醬、醋可以提味,對於青魚這種魚是非常合適的。
除此之外,如果加入適當的去腥增香的調味料,四大家魚做起來也不會難吃。比如南方的魚丸,有一部分就是用鰱魚、青魚的肉做的。而將魚先煎后熬,再加入一點去腥料,魚湯也會比較鮮美。
現在杭州有一些酒店會用鱸魚等代替草魚,說味道更好。但是,鱸魚這種本來適合清蒸的魚,無論是否澆西湖醋魚的料汁都好吃,這是食材給菜品提味,而不是說這個做法本來有多麼好。
從《隨園食單》的記載來看,至少到清代的中期,杭州就已經沒有好吃的醋摟魚了,宋嫂魚羹也是徒有虛名。不知道這是袁枚本人的口味刁,還是的確如此。但從做法來考量,如今西湖醋魚的這種做法本身就不見得會多麼好吃。
至於一些廚師強調的提前餵養、去除土腥氣,的確是解決草魚土腥氣的辦法之一,但沒辦法徹底根除。而且,就算能去掉草魚的大部分的土腥氣,草魚的肉質在淡水魚裡並不算出色。
以我所見而言,對於草魚、青魚這種魚來說,日常最合適的吃法,還是做成熏魚、魚幹這種東西,重鹽重油能很好地掩蓋土腥味,而其相對粗糙的肉質又成為佐餐佐酒的好搭檔。
而哪怕說真有廚師能把草魚做的非常好,做出“正宗”的西湖醋魚,那到最後估計要幾百一條的草魚,坑的也還是大冤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