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失智和午睡有關?醫生提醒:過了60歲,午睡牢記這“3不睡”
更新于:2025-03-27 20:24:57

“午睡會不會導致老年失智?”這個問題困擾著不少年過六旬的老年人及其家屬。

確實,一些研究表明,不當的午睡習慣可能對老年人的認知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但別擔心,並不是所有午睡都有害!適當的午睡不僅能恢復精力,還能提升心腦血管功能。

關鍵在於如何安排午睡時間,以説明老年人維持腦部健康。

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適合老年人的午睡“三不”原則。

午睡“三不”原則

不睡太久

午睡時間過長,可能會干擾晚上的睡眠品質,進而影響大腦的清醒度和記憶功能。研究表明,理想的午睡時長應控制在20至30分鐘。這樣既能提升下午的精神狀態,又不會導致夜間睡眠過淺或中斷。

有一位患者,以前習慣午睡超過一個小時,結果晚上總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睡。在醫生的建議下,他將午睡時間控制在半小時以內,很快發現晚上的睡眠品質有了明顯改善,白天的記憶力和精神狀態也更好了。

不睡太晚

午睡的時間選擇也很關鍵。對於老年人來說,午睡最好在中午至下午初進行,避免在臨近傍晚時午睡。過晚的午睡會直接影響晚上的睡眠週期,干擾人體生物鍾,可能加劇認知功能的衰退。

有一位曾經是學校教師的患者,習慣在下午四點后午睡,結果常常在晚上10點后仍然精神亢奮,難以入睡。

在醫生的建議下,他調整了午睡習慣,改為午飯後不久進行短暫休息,這一改變使他的晚間睡眠品質得到了提升,整體健康情況也隨之改善。

不在嘈雜環境睡

午睡的環境同樣重要,尤其是對於可能已經開始有輕微認知障礙的老年人。

一個安靜、光線柔和、溫度適宜的環境有助於快速入睡並提高睡眠品質。噪音或過亮的光線都可能導致睡眠淺和頻繁醒來,從而影響認知功能的恢復。

有一位患者在家中專門佈置了一個小房間作為午睡的地方,房間內避光和隔音效果良好,適中的室溫也使得他能夠快速進入深度睡眠。

這樣的改變讓他在午後醒來時感覺精神充沛,有助於保持日常活動中的認知能力和情緒穩定。

日常活動:守護認知健康的“秘密武器”

除了遵循午睡“三不”原則,老年人還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維護和提升認知功能:

激發思維的活動

經常進行一些能夠激發思維的活動,如解決字謎、數獨或參與其他需要邏輯和推理的遊戲,能夠有效地刺激大腦,保持其活力。

這些活動有助於增強記憶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從而降低老年失智症的風險。每天花一些時間挑戰自己的大腦,不僅能提高生活的趣味性,還能維護大腦的健康狀態。

社交互動

社交互動對於維護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社會聯繫至關重要。活躍的社交生活可以減少孤獨感,降低抑鬱和焦慮的風險。參加社區活動、定期與朋友和家人見面或通過網路保持聯繫,這些都是促進社交的好方法。社交活動不僅可以提供情感支援,還能通過各種互動活動刺激大腦,有助於防止認知功能的下降。

學習新技能

隨著技術的發展,許多新興的工具和應用可以説明老年人提高生活品質,同時也是大腦訓練的好方法。學習如何使用智能手機、電腦或其他電子設備不僅可以説明老年人與外界保持聯繫,還可以通過搜索資訊、閱讀電子書或使用各種應用程式來鍛煉大腦。此外,許多專為老年人設計的應用程式包括了大腦訓練遊戲、記憶訓練和語言學習工具,這些都是極好的認知活動資源。

藝術活動

參與藝術活動,如畫畫、陶藝或音樂,可以顯著提高老年人的創造力和情緒表達能力。藝術不僅能夠提供情感上的釋放和個人滿足感,還能作為一種複雜的認知活動,促進神經連接的形成和維護,對抗大腦老化。此外,藝術活動還能增強手眼協調和精細動作技能,對於維持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極為重要。

接觸自然

花時間在自然環境中可以大大提升身心健康。不論是園藝活動,還是簡單的在公園散步,自然環境的綠色空間被證實可以減輕壓力,提升心情,並且改善睡眠品質。這些活動不僅有助於身體健康,也是大腦健康的強大促進器,尤其是在提供新的刺激和增強感官體驗方面。

通過遵循午睡“三不”原則和積极參與日常活動,老年人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午睡來改善生活品質,同時保護和促進認知健康。

這些簡單而有效的策略不僅能説明老年人優化自己的生活習慣,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或延緩老年失智的發展。希望每位老年人都能保持開放和積極的心態,勇於嘗試新事物,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個有意義的瞬間。

來源:星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