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浙江溫州代駕司機成先生,以追討2.6元欠債,掀起“溫州KTV整頓風暴”的故事,你們聽說了嗎?
話說,3月15號那天,成先生接到一個代駕單子,載著4個人從溫州郊區趕赴市區一家KTV。
代駕車輛是寶馬,車裡坐著4個大哥。
車子開到KTV後,52.6元的代駕費,大哥們只肯支付50元。
任憑成先生怎麼解釋,大哥們還是拒絕支付,揚長而去。
成先生覺得他們也不像差錢的人,就再次發簡訊,討要未支付的2.6元。
結果被罵“有病啊”。
這句充滿了惡意的罵,啟動了成先生體內較勁兒的細胞。
2.6元的欠款是小,尊嚴是大。
成先生打電話報警后,騎車返回KTV,找到大哥們的包廂,打開手機攝像頭,錄下了現場畫面。
KTV工作人員勸他:“我們做服務行業的,不就是要忍氣吞聲嘛。”
成先生回答得鏗鏘有力:
“他們花四五千眼睛都不眨,我兩塊多辛苦費他們都不給,那就讓員警叔叔來查他們吧!他們不仁,莫怪我不義!”
民警趕到后,成先生拿出大哥們的錄音視頻,播放給民警聽。
原本囂張的大哥們瞬間蔫了,紛紛拿出手機要轉帳:
“平時都是幾十萬幾百萬的轉帳,兩塊六毛錢算個啥,加微信,加微信,我給你多轉點兒!”
成先生打開收款碼,只要2.6元,多一毛都不要——
這是錢的事兒嗎?這明明就是為了一口氣。
2.6元追債成功后,成先生把這事兒發到網上,引發很多人的討論。
溫州警方聯合文旅部門介入,確認涉事KTV的確存在問題,限期整頓3個月。
其他有問題的KTV,也面臨檢查整頓。
315晚上被欠的2.6元,成了插在3月溫州夜場上的一把利劍。
02
此事發生後,很多人將其形容為:駱駝祥子穿越百年時光,終於學會反抗。
言外之意:這是一個窮人反殺富人的故事。
我不贊同,覺得這沒說到點子上。
我認真看了代駕小哥成先生的人生履歷:人家之前就做過生意,還是資深驢友,窮遊過12個國家。
代駕不是他的職業,而是他為下次旅行攢車馬費的權宜之計。
這倒讓我想起這麼一句話:
“你公司門口的保安,可能是個拆二代;你小區裡送外賣的小哥,可能在國外留過學;你家門口開店的正骨師傅,可能是北大碩士畢業;你遇見的滴滴司機,去過的國家可能比你去過的省份都多……”
這個世界,早已不是“富人城中住,窮人鄉下忙”的世界。而是“真正的富人和高手可能就隱藏在身邊”的世界。
溫州KTV整頓的內核,不是駱駝祥子百年後站起來了。
而是百年後的駱駝祥子,早已不是百年前的駱駝祥子。
一個人的勇氣,本質是他內心認知和力量的顯化。
如果315那晚,載寶馬大哥們的代駕司機,如果是咱們村沒上過幾天學到城裡打工的狗剩,這2.6元的欠債,大概率會不了了之。
因為過往太多被人欺負的經歷,讓狗剩停留在“受害者困境”里,吃了啞巴虧也只能忍氣吞聲。
但成先生就不一樣了。
他做過生意,去過很多國家,見過世界的多貌,明白人性的弱點,瞭解法律的結界,他有勇氣和路徑為自己討要公道。
他過往走過的路,見過的人,閱過的事,饋贈給他的強大,都成了315那晚,他憤而亮劍的勇氣。
這才是整個事件中,最本質的東西:不是富人對窮人的欺負和蔑視。
而是依然活在過去沒有醒來的暴發戶們,不知道一個社會轉型、職業多元的新時代已悄然到來。
很多做外賣、代駕、小商販的人們,並不是無路可走的窮人,而是有著足夠閱歷和膽識、財富和榮耀的能人。
他們之所以選擇那些看似“卑微”的職業,不僅僅是為了賺錢,還是為了投身人間煙火,構築起自我生命的節奏感和價值感。
他們看似幹著“腳踏泥土裡”的活計,卻有著“心在藍天上”的認知。
當愛炫富貪財暴發戶們,還停留在“我有錢,我是天下第一,你不配和我說話”的二元對立里,膨脹墮落得找不到北,那他吃癟是早晚的事兒。
不在3.15,就在3.16。
畢竟,無論從學識、見識、膽識和智識,暴發戶都不是沒有職業高低貴賤偏見、只想把自己扔到滾滾紅塵中做事的修行者的對手。
03
由此延伸出的另一個問題是:努力學習、不斷做事、一直成長,有什麼用呢?
大學畢業找不到鐵飯碗,還不是要去幹服務行業?
2.6元的故事告訴我們:讀書閱人做事的妙處之一,是當有人把我們的尊嚴狠狠踐踏到地上時,我們有膽量和能力,用合法合理的手段,一點點撿回來。
甚至帶動一個行業的凈化。
而不是忍氣吞聲,或者衝動之下去犯罪。
不要小瞧生活中,擦肩而過的平凡世界里的每個人。
那些身穿樸素衣服的人們,其實也有如歌如詩的故事。2.6元不夠買一個包子,但足以撕碎一場時代偏見。
來源:閑時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