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華讀書報
■許民彤
在剛剛結束的今年全國兩會上,著名作家麥家談到了如今這個短視頻流行時代,文學閱讀尤其是經典閱讀的問題。
現如今,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短視頻已成為新媒體中發展最快、流行最廣的一種傳播新方式,它具有受眾廣泛、傳播速度快、時效性和及時性強、內容簡潔、瀏覽閱讀快捷、便於“出圈”推廣滲透的特點。短視頻,不僅是我們獲得和傳播資訊的一個平臺,也是我們很多人文化娛樂活動的一個來源。尤其是,這種短視頻形式已經越來越多地被文學作者、作家和讀書人,作為新時代傳播文學、推廣閱讀、普及書籍知識的一種重要手段。
但是,我們必須看到的是,進入今天這個讀屏時代、短視頻流行時代,文學式微乃至紙質閱讀消亡論,不斷充斥人們的耳目,人們對文學閱讀的力量、經典文學閱讀的信心,似乎不斷減弱,尤其是新媒體帶來的海量的消遣娛樂形式,時間的碎片化,使人們接觸文學閱讀的時間、文學閱讀生活越來越少,文學、閱讀確實面臨著內容與時俱進、傳播方式更新、如何適應互聯網技術發展等諸多新課題。
對於這種短視頻流行和文學閱讀的關係,麥家是怎樣認為的呢?麥家說“經常會遇到這樣一種質疑,科技的發達、閱讀方式的多樣化,會對文學作品造成一種消解或破壞。我從來沒有這樣認為”,“我的很多讀者就是因為看了視頻博主對電影《風聲》《解密》《刀尖》的推廣,覺得意猶未盡,然後去看我的原著”,這是一種相得益彰的良性迴圈,而且,現在許多博主講書、解說影視作品,本身就是對經典名著的一種普及。
推薦演算法為讀者提供了便捷的手段去尋找好書。基於這些推薦,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黑塞的《悉達多》、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等經典文學作品均取得過可觀的銷量……
麥家說到自己的作品被廣大讀者喜歡的情況,“我自己也深受其益。我從來沒想到過,我的一本新書一年就可以賣一兩百萬冊,但是《人生海海》就做到了”,這部書被不同的讀書博主反覆推薦,產生了一種“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麥家這段視頻在抖音發佈后,不少讀者網友在評論區分享了自己的閱讀經歷,“我是從董宇輝直播間過來的,演算法推薦得很好”,“我就是看了《風聲》才種草了您的書”,“希望大數據多給我推薦麥家老師的作品”。
近年來,在短視頻演算法推薦助力下,越來越多的經典圖書、冷門佳作重新翻紅,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以抖音平臺為例,因讀者對《我與地壇》的一段書評,“子彈文學”爆火,網友用1.5億次短視頻播放“品讀”史鐵生的文筆。40年前的老書《畫魂》,在讀書創作者發佈4條解讀視頻后被搶購一空,連續加印了5次。抖音數據顯示,2024年該平臺全年圖書銷量超7.3億單,購買圖書的用戶數量同比增長超130%,已成為全國圖書銷售的重要增量市場……
現在,已有越來越多的作家、出版人、讀書博主等駐足文化生活類短視頻平臺,加入到介紹、宣傳和推廣文學圖書的行列中來。
短視頻流行的到來,的確使我們的時間信息選擇、文化娛樂選擇、精神生活選擇還有文學閱讀選擇,呈現出多樣化、便捷化的特點。尤其是,短視頻解說帶動名著閱讀,演算法把文學推給大眾的這種傳播形式,正是反映了文學、作家、作品、讀者之間的關係發生的複雜的變化。
文學閱讀尤其是經典閱讀,最根本的目的是塑造美善人性,讓人更像一個真正的人、真實的人和可愛的人,培養我們的悲悯情懷,獲得正確的歷史認知,提升審美境界,對我們的生命和心靈,發揮感染、教化的作用。這是文學閱讀、經典閱讀的本質精神。這也正是文學閱讀、經典閱讀的力量,在我們的文學生活的方方面面、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的體現。這種文學的力量,經典的力量,應藉助短視頻的“迅速擴大化”的傳播,對社會,對生活,對我們個體生命、精神和靈魂,發揮越來越大的影響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