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則新聞,趕緊給大家提個醒!
為“救”父母免於“牢獄之災”,驚慌失措的11歲男孩短短幾小時,接連轉帳77次......
最近,家住寧波市的11歲學生小袁用父母手機刷短視頻。
突然,他收到一條陌生帳號私信:
“找個沒人的地方,有急事!”
對方自稱“警方”,聲稱小袁父母涉嫌重大詐騙案件,若不配合調查將被立即逮捕。
起初,小袁心存懷疑。
但對方接通了視頻通話。
視頻中,對方身著“警服”出示“警官證”,以嚴厲語氣威脅:
“不轉帳就上門抓人!”
小袁被恐嚇得手足無措。
他趕緊按對方的指示,將銀行卡資金轉入支付寶及微信。
並按照對方要求,告知父母手機的簡訊驗證碼。
騙子利用驗證碼,綁定了代扣協定。
短短幾小時內,就完成77次轉帳。
為掩蓋痕跡,騙子還脅迫小袁刪除所有聊天記錄和轉帳明細。
直到小袁父母發現賬戶異常,才意識到孩子遭遇了詐騙!
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公安機關就表示:
“冒充公檢法詐騙,這對於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來說,殺傷力極強。”
我查閱了近期的新聞報導,發現類似的新聞還有很多。
浙江寧波的一位小學生小麗(化名)在某遊戲平臺上被一陌生人添加好友。
對方稱掃碼可以免費領取遊戲皮膚。
小麗驚喜萬分,便開始掃碼操作。
誰知,剛掃碼,手機便跳出提示,稱:
小麗因涉嫌盜刷遊戲皮膚,觸犯了“盜竊罪”,將面臨“罰款”和“拘留”。
小麗一看便慌了神,立即詢問“好友”該怎麼辦?
“好友”告知小麗會有警方聯繫她,需要小麗配合調查。
接著,小麗收到好友申請,對方自稱是“廣東分局民警”。
對方提供了偽造的“警官證”,又發送了辦公地點的視頻。
對方恐嚇小麗:“涉嫌違法犯罪,如不配合,將會抓去坐牢。”
小麗被嚇得驚慌失措。
按照對方的指示,她拿來了爸爸和外婆的手機。
並來到一個獨立的房間開啟視頻通話。
在對方的“指導”下,她一步步開通了外婆手機的雲閃付功能,並綁定了快捷支付。
隨後,她將外婆手機收到的多個驗證碼告知了對方。
對方即刻操作扣款,小麗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江蘇宿遷,10歲小學生小義(化名)在某社交平臺上互關了一位博主。
對方邀請她一起錄製素材。
過程中,對方得知小義是未成年人,稱不符合相關法律,告知小義將面臨罰款和拘留。
小義一聽便慌了神,立即詢問對方該怎麼辦?
隨後,在對方的視頻誘導下,小義用母親的手機向對方轉帳4933元。
小義母親發現孩子被騙,立即報警。
江蘇一學生小X,用手機“快對”APP掃描題目。
軟體自動彈出一條連結,對方稱是公安局的,小X是未成年人,因點擊了“快對”上的連結,要求小X配方取消,否則抓其家長,判三至七年刑期。
小X被唬住了,按詐騙分子要求下載“快手”APP,並逐步按照對方提供的步驟操作關聯帳戶,拍照、提供驗證碼等資訊,最終被騙了1.7萬余元。
2月,安徽省蚌埠市禹會區發生一起電信網路詐騙案件。
報警人(小學生)在“嗶哩嗶哩”網站上收到陌生好友發來的消息。
消息稱,未成年人領取了遊戲帳號,涉嫌違法,讓其配合調查。
對方讓學生拿到家長的手機並解鎖。
通過視頻通話,對方引導學生操作家長手機。
在對方引導下,學生將家長手機收到的驗證碼提供給對方。
直到家長髮現銀行卡里的錢被轉出時,才意識到被騙報警,共計被騙八千元。
此外,還有多個案例涉及到手機遊戲。
多位未成年人在玩遊戲時,收到了警告資訊或騙子打來的電話。
騙子謊稱孩子父母涉嫌參與洗錢、詐騙等案件。
威逼恐嚇孩子下載遠端控制APP,以此控制手機並轉帳。
涉案金額從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
看完這些案例,不禁倒吸一口冷氣!
在這些案例中,騙子的套路通常是幾步走:
第一、取得聯繫、進行篩選:
詐騙分子先與手機消費者取得聯繫。
一旦發現手機是未成年人使用,騙子就通過視頻通話、私信小框等方式與被害人取得聯繫,進行恐嚇。
第二、恐嚇威脅、迅速“套牢”:
一旦取得聯繫,騙子立馬會恐嚇威脅。
“拘留”“坐牢”“涉嫌違法犯罪”,一系列詞兒將孩子嚇傻。
第三、趁熱打鐵,操縱手機:
一旦孩子被唬住,騙子立刻會讓他們拿家長手機單獨操作。
騙子會通過遠端操作軟體、或者視頻指導的方式,一步步控制家長手機,或指揮孩子轉帳或授權轉帳。
這些套路,我們務必要和孩子說明,不要讓他們因為為父母擔驚受怕誤入騙子的圈套!
一、破除恐懼,建立正確認知
明確告知孩子:
• 公檢法機關不會通過短視頻平臺、社交軟體發送通緝令。
• 公檢法機關更不會用視頻通話威脅未成年人轉帳。
二、設立手機使用安全屏障
• 家長手機設置“兒童模式”,限制支付類APP安裝。
• 關閉免密支付功能,微信/支付寶開啟“青少年守護”模式。
• 明確“五不原則”:不獨處、不轉帳、不共享螢幕、不透露驗證碼、不刪除記錄。
三、模擬演練,強化應急反應
• 設置“詐騙突襲測試”:家長類比騙子話術(如“你父母犯罪了”),觀察孩子反應並評分。
• 建立防騙流程圖:
收到威脅資訊 → 立即鎖屏 → 跑到家長所在房間 → 共同核查
四、建立正向心理支撐
• 重構“救父母”認知,告訴孩子:
真正保護父母的方式是立即告知,而不是偷偷轉帳。
即使被騙,也不要悶不作聲,應立即反映。
別讓“救父母”的純真,淪為騙術的祭品!
騙術再兇,兇不過全家緊握的手。
套路再深,深不過父母守護的燈。
來源:二孩媽媽進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