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廊坊日報
“柳黃”及趙孟頫的詩
■趙臘平
近日,遊客在南京高淳國際慢城內的油菜花海裡賞花遊玩(無人機照片)。 神州大地春暖花開,人們來到戶外賞花探春,樂享春日美好時光。新華社發(楊素平 攝)
白居易詩雲:“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說的是深山裡的春天要比外面的晚。其實,南北方的氣候差別更大一些。但不管怎麼晚,北方的春天終歸來了。近日里午間去附近的小公園散步,已見柳黃花綻,一派春天的氣息。
說起這柳樹,原來也知道“柳暗花明”“垂柳依依”之類的詞語,還有那首人們耳熟能詳的詩:“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但真不知道,剛剛發芽的嫩黃色柳芽,是可以用 “柳黃”這個詞來描繪的。百度一下,上面說得清清楚楚,而來源舉例,竟然是元代趙孟頫的兩句詩:“樓前山色橫翠靄,湖上柳黃飛亂鶯。(《贈相者》)”按現在年輕人的說法,真是“漲姿勢”了。但百度似乎還是擔心別人看不明白,特地又附了一個通俗的解釋:“初春,別的樹木枝條都還是灰褐色,春意就從柳條露出來了。這時候,最早報春的柳條開始轉成了黃色。樹林裡,哪兒是柳,哪兒是別的樹,老遠就能很容易地認出來了。”
學問真是無處不在,但往往書到用時方恨少。當然,這也可以照鑒出自己學識的淺薄。原本只知道趙孟頫是元代著名書法家,楷書四大家之一,被稱為“王羲之第二”,同時繪畫水準了得,官做得也還可以。但不知道他是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還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十一世孫,應該也是趙家的“官後代”吧!趙孟頫寫詩的水平不錯,應該可以算是當時一位排得上號的詩人。前面說了,趙孟頫寫過一首《贈相者》的詩,全詩是這樣的:“吾聞伯樂善相馬,一顧千金長高價。何人倜儻買權奇,滿眼駑驏居櫪下。張君年少目有神,走半江湖多閱人。我生瘦愧乏駿骨,浪許騰驤防失真。連朝春雨今始晴,花枝點眼生春情。樓前山色橫翠靄,湖上柳黃飛亂鶯。便須酤酒與君飲,醉倒花前猶滿引。懶從唐舉問流年,欲向德翁謀小隱。”其實,我的這位趙家前輩另一首寫柳樹的詩也是不錯的,詩的題目叫《紀舊游》,詩中寫道:“三月江南鶯亂飛,百花滿樹柳依依;落紅無數迷歌扇,嫩綠多情妒舞衣。”只是,這已經不是寫柳黃而是寫楊柳依依了。
讓人嫉妒的是,趙孟頫的夫人管道升也不是一般人。她能詩善畫、才華橫溢,且頗有政治頭腦。趙孟頫晚年官居從一品,貴傾朝野,正在得意之時,趙夫人隨填《漁父詞》四首,勸其歸隱。其一曰:“人生貴極是王侯,浮名浮利不自由。爭得似,一扁舟,吟風弄月歸去休!”趙夫人深知,這伴君如伴虎,何況其時趙家天下早已不復存在,你趙家的官二代跑去元朝為官,搞大了豈不是一身罵名?不如趁早弄一扁舟,小倆口吟風弄月,吟詩作畫,恩恩愛愛,比翼雙飛。
不僅如此,趙夫人處理感情問題也堪稱高手。趙孟頫官做大了,向他獻媚的女人自然就多了,心裡就開始有點心猿意馬的勁頭。但趙夫人沒有一哭二鬧三上吊,當然也沒有逆來順受,而是給老趙寫了那首著名的《我儂詞》,詞中說:“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如火!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與你生同一個嫋,死同一個樢。”生同一個嫋,死同一個樢,乖乖!結果怎麼樣?老趙被感動得一塌糊塗,眼淚嘩嘩地就流下來了,從此再沒提過納妾之事。
當然,這是橋段,較真不得的。我們再回到有關“柳黃”詩的話題上來。有關“柳黃”的詩,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曾在《永豐坊園中垂柳》中雲:“一樹春風千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永豐西角荒園裡,盡日無人屬阿誰?”另外一位唐代詩人清江也在一首題為《贈淮西賈兵馬使》的詩中也寫道:“破虜功成百戰場,天書新拜漢中郎。映門旌旆春風起,對客弦歌白日長。階下逗雞花乍發,營南試馬柳初黃。由來吳楚多同調,感激逢君共異鄉。”可見,古人寫景,三言兩語,著詞不多,但那意境,那情致,又豈是吾輩所能企及的。
(作者簡介:趙臘平,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地質作家協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