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人生不只在劇本裡
更新于:2025-03-26 12:05:27

本文轉自:遼寧日報

李海卉

有人曾經問海明威寫作的秘訣,海明威說,寫作很簡單,就是坐在打字機前,流血,僅此而已。職業作家不會等待靈感的降臨才開始寫作,而是每天堅持坐下來碼字。就像毛姆所說:“我只在靈感到來的時候寫作,幸運的是,它每天早上九點準時出現。”

當史蒂文·普雷斯菲爾德寫出第一本書的時候,已經52歲了。回顧自己的整個創作歷程,他說,我們大多數人都有兩個人生。一個是我們正在生活的,另一個是我們想要但從來沒有活過的。這兩者之間天差地別,而造成這個差異的原因不來自外界,而來自自己。作為一個曾跌入谷底的過來人,史蒂文以其畢生的經驗寫下《一生之敵》,總結了造成人生困境的根源——內阻力,它不僅僅是一種拖延和逃避,更是一種深植於內心的恐懼和自我懷疑。史蒂文指出這個敵人是我們過上另一種人生面臨的挑戰,它會阻止我們追求夢想和實現目標。

《一生之敵》是這樣一本書:它為每一個人而寫,尤其是創作者、創業者、拖延症患者、浪費天賦之人,它試圖證明重啟人生不只存在於劇本裡,它應該被放在你的書桌上、工作臺前。

什麼是內阻力?除了拖延症,它還包括恐懼、焦慮、抑鬱、批評、不快樂、攻擊性、自我懷疑、誇張的幻想等方面。內阻力是來自你內心的一種自我破壞、自我欺騙和自我侵蝕的力量。每當我們想進行一點艱難的、長期的行動時,它就會冒出來。而職業選手面對內阻力的時候,是“全職心態”,每一次克服內阻力,都是向著理想自我邁進的重要一步。所以,史蒂文的建議是,成為職業選手。這裡說的職業選手,並不是指任何領域的專家,而是專注於做事的人。假如你要追求自己心裡真正的夢想,你就不能像個業餘愛好者一樣,高興了就做,不高興就不做。你應該像個職業選手一樣去行動。職業選手之所以能夠讓內阻力逃跑,正是因為他們擁有堅定的立場和強大的行動力。他們不被外界的聲音所影響,認定自己的目標是使命所在,一定要完成它。

王陽明在《傳習錄》里這樣說,“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其實,我們不必強求那些本來就不存在的資源,而是把自己現有的一切變成資源。在這一生里,我們的任務不是把自己塑造成想像中應該成為的樣子,而是找出我們天生是誰,並成為他。

“成為創作者的唯一秘密是:開始做,不要停。”阻力不是你失敗的理由,而是你即將成功的信號。每一次你戰勝阻力的嘗試,都是在塑造一個更強大的自己。正如史蒂文·普雷斯菲爾德所說:“當我們戰勝阻力,堅持創作和追求夢想時,我們不僅在創造作品,更是在創造自己。”

創造性工作不是一種自私的行為,也不是為了表演博取關注。它是給世界和自己的禮物。採取行動時,不妨捫心自問:如果我是地球上的最後一個人,我還會這麼做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恭喜你,你找到了你的一生所愛。正如詩人余秀華所寫:“我用最忠誠的文字把自己平放在世界上,一切的苦厄都成了配菜。”

千年石窟做“針灸”
千年石窟做“針灸”
2025-04-06 11:04:32
高原上的照亮與成長
高原上的照亮與成長
2025-04-07 06:3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