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載傳承布洛陀文化
更新于:2025-03-26 12:21:25

本文轉自:右江日報

覃安業:

47載傳承布洛陀文化

  覃安業在翻閱資料。 □廖天娥 攝

  在壯鄉大地,布洛陀文化源遠流長。布洛陀作為壯族先民傳頌的神話人物與人文始祖,孕育出布洛陀口傳史詩、布洛陀麽經等璀璨文化。其中,壯族布洛陀口傳史詩內涵深厚、風格獨樹一幟,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而覃安業,正是這一文化的堅定守護者。他1952年出生於麽公家庭,1978年隨父親受戒,投身法事活動,至今已走過47載傳承之路。

  覃氏家族是田陽北部山區傳承時間較早、影響最大的麽公家族,廣受群眾信賴。布洛陀史詩起源於壯族先民的氏族部落社會,早期靠口口相傳。唐宋時期古壯字出現以後,尤其是明代開始用古壯字抄寫,形成了口傳與書寫結合的傳承模式。覃氏家族便是這種模式的踐行者,讓史詩得以完好傳承。

  覃安業使用的經本基於布洛陀神話,以民間宗教經文形式留存口傳史詩內容,成為壯族民間麽教經文。整部史詩圍繞創造、治理、和諧主題,結構巨集大、格調莊重、想像豐富、浪漫色彩濃郁。全詩採用押腰腳韻,喃唱起來朗朗上口,韻味無窮。覃安業對經本內容爛熟於心,唱誦時聲情並茂,吐音清晰,深受當地群眾敬重。

  為了保護好原生態的布洛陀文化,覃安業積極配合文化部門共同開展非遺的保護工作,除了精心整理、拍照保存60多本經書,配合文化部門錄製18小時相關音視頻,每年參加布洛陀民俗文化旅遊節祭祖大典擔任朝拜司儀外,覃安業還培養了13名徒弟,侄子覃保祿已出師獨立,成為第七代傳承人。

  2008年覃安業加入田陽布洛陀文化研究會,踴躍參與各類研討會、座談會,交流觀點、提升能力,全力傳播布洛陀文化,以實際行動守護著壯族文化的根與魂。今年3月17日,覃安業入選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大院短箋(圖)
大院短箋(圖)
2025-03-26 06:07:21
文峰塔修繕
文峰塔修繕
2025-03-26 06:09:51
我命由我不由天
我命由我不由天
2025-03-26 06:10:04
晝夜相停話春分
晝夜相停話春分
2025-03-26 06:13:28
出海的“靈珠”
出海的“靈珠”
2025-03-26 06:13:41
休閒孕育著創造
休閒孕育著創造
2025-03-26 06:16:31
海棠·紅梅
海棠·紅梅
2025-03-26 06:17:27
清風入弦草木歌
清風入弦草木歌
2025-03-26 06:17:43
沙海植綠
沙海植綠
2025-03-26 06: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