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讀書人
更新于:2025-03-26 12:29:50

本文轉自:新民晚報

潘真

飯局上,初次見面的朋友問:“聽說你平時也寫寫文章?”我樂了:“寫寫文章?我是賣文為生的!”不料,身為企業老總的這位馬上道:“那以後有什麼文學講座,一定要通知我!”他說,以前聽過余秋雨的講座,我們公司也有讀書會呢。加了微信后,他傳來自己朗誦《再別康橋》的視頻。哈,又撞上文學中年一枚!

這年頭,誰還讀書啊?經常聽人這麼說,多半是反問句。可據我所知,愛讀書的各界朋友還真不少。只要看看上海灘數不勝數的讀書會,就知道還在讀書的群體有多麼龐大。

很多年前應邀在中華藝術宮開講座時,我驚悉,頗有些聽眾在記事本上寫滿各類講座、讀書會、藝術展的日程,聽完一場趕下一場,還認真做筆記。其中,有退休人士,還有以女性為主的職場中人。有書友為一場講座,甚至從外地搭高鐵而來。最近整理微信,就發現太多不認識的“好友”,都是聽了我的講座或拙著分享會後跑來加的,少數後來還有交流,極少數成了朋友。

說起民間的讀書會,印象最深的,當數“雲舍”及其主理人“一片雲”。某天,在一微信群裡,忽然有個叫“一片雲”的群友曬我十幾年前寫的《藍色評論》,說路上帶著這本書讀,深有同感。看見TA拍攝的書頁上,空白處密密麻麻寫著讀書心得,好感動!我生性被動,那天破天荒主動跳出來說,作者在此。然後,加了好友,流覽朋友圈,知道她是一位自由職業的女生。再然後,就被她拉進雲舍讀書會群,去了不少她合作的空間分享我的書。交往多了,發現她讀過的每一本書上都留下很多痕跡,包括即興塗鴉。哪裡有書店要倒閉了,她必去打卡、買書、拍視頻。最新動態是,每個雙休日,她都去新藏寶樓舊書集市賣書、買書。

多次應約去鹿鳴書店·愛悅空間分享自己的新書、舊書。店主郭總是情懷爆棚的文藝青年,每天忙進忙出,組織各類讀書活動,深夜寫長長的書店日記發朋友圈。見證了書店告別舊址、遷往更偏僻的新址,我被民營書店的艱辛和堅持打動。某次分享會時加的好友、律師Cecilia,把我拉進了“終身學習讀書會”群。這個群,金融、法律界人士居多,本職工作繁忙,線上線下的讀書活動卻幾乎每周都有。去年酷暑中,大家聚到群友、國家一級飛行員孟總的私人藏書館,聽館主分享當時炙手可熱的萬斯自傳體小說《鄉下人的悲歌》。會上,群友們輪流作自我介紹。大概難得碰到一個作家吧,群友們對我的簡短發言蠻感興趣的,有人當即在網上下單一本拙著,還有律師說,下次他來分享我的書、我點評。Cecilia則跟我約定了直播分享新書《汲古齋傳奇》。

忘了在哪個讀書會群看到的這句——“我們都是讀書人,我們更是行動派”,與愛讀書的你共勉。

好好睡覺
好好睡覺
2025-03-26 14: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