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平均每 12 秒就有一人發生腦卒中,每 21 秒就有一人因它失去生命。每年,約 270 萬例新發病例如陰霾籠罩,超過 150 萬人被無情奪走生命。更令人揪心的是,腦卒中發病年齡逐年降低,45-59 歲人群已淪為高發群體。這可不是危言聳聽,而是血淋淋的現實。
北京某事業單位的王阿姨,就是腦卒中的親歷者。她在單位是個大忙人,工作壓力像山一樣壓著,加班熬夜成了家常便飯。她還有高血壓,可總覺得自己身體硬朗,服藥也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那個夜晚,10 點半的鐘聲剛敲過,王阿姨像往常一樣準備洗漱休息。突然,右側面部和右手毫無徵兆地發起麻來,她想去拿杯水,右手卻像被施了定身咒,不聽使喚,杯子 “啪” 地一聲摔在地上,碎成幾片。
起初,王阿姨只當是累過頭了,想著休息會兒就能緩過來。可很快,社區醫院健康講座上講的內容,像一道閃電劃過她的腦海 —— 那是腦卒中的癥狀,還有關鍵的 “FAST” 原則。
王阿姨趕忙走到鏡子前,努力擠出一個笑容,心卻猛地一沉,右側嘴角明顯下垂,怎麼也提不起來。接著,她雙臂平舉,眼睛瞪大了看著,右臂像灌了鉛,根本無法保持水準。她張嘴想說句話,可舌頭硬得像塊石頭,話到嘴邊,含糊不清,連自己都聽不明白。
情況不妙!王阿姨當機立斷,迅速撥打 120 急救電話。
北京協和醫院神經內科的李主任接診了王阿姨。他後來回憶說:“王阿姨的自救意識簡直是她的救命稻草。從發病到醫院,僅僅 38 分鐘,我們馬上安排 CT 檢查,確診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而且,在發病後 75 分鐘內,成功完成靜脈溶栓治療,遠在黃金 4.5 小時視窗期之內。”
這一場與死神的賽跑,王阿姨贏在了自救意識上。
腦卒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 “腦中風”,醫學上分為缺血性卒中(腦梗死)和出血性卒中(腦出血)。其中,腦梗死最為常見,佔比超 70%。它的發病機制就像一場可怕的交通堵塞,通往大腦的血管被血栓死死堵住,腦組織失去血液滋養,缺血、缺氧,細胞開始大片死亡。
李主任神色凝重地解釋:“人腦雖說只占體重的 2%,可對氧氣和葡萄糖的消耗,卻佔全身的 20% 和 25%。一旦血流中斷,腦細胞就像離開水的魚,每分鐘會有 190 萬個死去,這種損傷,根本無法逆轉。” 就好比河流被大壩截斷,下游農田迅速乾涸,腦梗發生時,被堵住血管下游的腦組織,也面臨著生死絕境。
據北京腦血管病研究所的數據,近 80% 的腦卒中患者,都錯過了最佳救治時機。其中,65% 是因為壓根沒認出癥狀,15% 則是抱著 “再看看” 的僥倖心理。要知道,每耽誤一秒,就有成千上萬個腦細胞走向死亡。為了和死神搶時間,神經科醫生們總結出 6 大 “救命秘笈”。
第一招:識別預警信號
腦梗的前兆,可能早在發病前數天,甚至數周就已悄悄出現。比如,短暫性的單側肢體麻木、無力,就像有螞蟻在爬,又使不上勁;一過性視力喪失或視野缺損,眼前突然一黑,或是看東西有大片黑影;說話含糊不清,舌頭打結,別人根本聽不懂;劇烈頭痛、頭暈,天旋地轉,平衡感也消失,走路搖搖晃晃;還有無法解釋的嗜睡,怎麼睡都不夠,性格也突然大變。
上海瑞金醫院神經內科的王教授講過一個病例:一位 60 歲的患者,發病前一周,右手指尖就間歇性麻木。可他只當是年紀大了,胳膊腿不聽使喚,沒當回事。結果,一周後,嚴重腦梗死突如其來,讓人猝不及防。
第二招:用好 “FAST” 原則
“FAST” 原則,堪稱識別腦卒中最簡單有效的法寶。F(Face,面部),讓患者微笑,仔細觀察,一側嘴角是不是像斷了線的風箏,耷拉下垂;A(Arm,手臂),讓患者平舉雙臂,看是否有一側手臂,無力地垂落;S(Speech,言語),讓患者重複一句簡單的話,聽他是否言語不清,詞不達意;T(Time,時間),一旦發現上述任何一種癥狀,別猶豫,立刻撥打 120。記住,時間就是大腦,每一秒都珍貴無比。
第三招:抓住 “黃金 4.5 小時”
腦梗發生後的 4.5 小時,是靜脈溶栓的黃金時間窗。國家腦血管病臨床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每提前 1 小時完成溶栓,患者功能恢復良好的幾率,就能提升 10%。可現實中,不少患者因為等家人陪同、自己跑去小醫院,或是先去社區醫院耽誤了時間,錯過這寶貴的 “黃金救援期”。李主任再三強調:“一旦懷疑是腦卒中,馬上撥打 120,清楚告知疑似腦卒中情況,救護車會直接把患者送到有溶栓能力的大醫院,爭取每一分每一秒。”
第四招:院前急救別慌亂
在等待救護車的過程中,有些事一定要做對。讓患者平躺在床上,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堵塞呼吸道,造成窒息;鬆開領口、解開束縛衣物,讓患者呼吸順暢;用血壓計測量並記錄血壓、脈搏,為醫生診斷提供依據;千萬別盲目給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等藥物,以免加重病情;也不要隨意搬動患者,避免造成二次傷害;同時,準備好患者的身份證、醫保卡,還有近期用藥清單,方便醫院快速辦理手續、瞭解病情。
第五招:科學防控高危因素
第六招:定期體檢早發現
45 歲以上人群,尤其是有腦卒中家族史的,每年都該做一次頸動脈超聲和經顱多普勒檢查,給腦血管來個 “深度體檢”。頸動脈斑塊就像一顆定時炸彈,藏在血管里,隨時可能引爆腦梗。但只要早期發現,及時干預,就能把腦卒中風險降低 50% 以上,將危險扼殺在萌芽狀態。
不僅如此,早期、持續、專業的康復治療,能讓 70% 的患者重新找回獨立生活的能力。從生活方式入手,合理膳食,多吃蔬果、全穀物、堅果、魚類,遠離紅肉和加工食品;每周至少 150 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快走、游泳,讓身體動起來;戒煙限酒,吸煙的人腦卒中風險是常人的 2 - 4 倍,飲酒過量也會增加風險;保持心理平衡,學會給自己減壓,別讓壓力壓垮身體;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別讓熬夜拖垮健康。"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