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對自律成長類視頻的濾鏡,真的狠狠碎了一地。
事情是這樣的,前段時間我和米粒迷上了看“精緻女生自律”視頻,主要內容一般是這樣的:
主角一般是二三十歲的小姐姐,分享自律生活全流程。
她們一般天還沒亮就會起床,快速洗漱之後做營養早餐,來一杯自製拿鐵提神。
吃完早飯,要麼去戶外騎車、跑步,要麼在家做瑜伽或者普拉提,再順便打掃個衛生。
吃完、運動完,抬表一看才七點不到,還能再學一會兒英語,背背單詞,聽聽網課。
忙完這一大通才八點多,剛剛好可以去上班/上學了。
一開始看到這類視頻我又驚豔又羨慕:
這效率,早上三個小時幹的事情,比很多人一天還要多,簡直就是古希臘掌管效率的神呐!
可是看得多了吧,我和米粒也都隱隱地覺得有點不對勁。
因為我們平時出去玩也會拍視頻、剪vlog,所以知道要想拍出一個像樣的vlog有多費時費事:
要選角度,要考慮構圖、光線,要清除雜亂的背景,還要表情動作自然好看……
一段短短3分鐘的視頻,看似做起來簡單,但想要豐富好看,能把人折騰死。
可是,我們看的那些精緻自律視頻,卻能一邊拍視頻,一邊做那麼多事,細細想來挺奇怪的。
就拿某博主洗臉護膚這段來說吧,短短十幾秒,切了五六個鏡頭,有手部特寫,有背影,有正面鏡頭,有側面鏡頭,還有第一視角鏡頭。
如果她是獨立完成,就意味著每拍一個動作,就要噔噔噔跑過去調一下相機的位置和角度,再噔噔噔跑回來繼續拍。
而且,鏡頭高了低了,遠了近了,歪了斜了,都要調整好幾次。
這樣洗個臉怎麼都要半小時打底,一般人是絕對不會這樣洗臉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我越來越覺得,這種自律視頻像是一種表演。
為了展示自律而自律,為了恰飯而自律,慢慢地,我和米粒也就不太感興趣了。
不過最近我發現,原來不只是我一個人這麼想,還有人專門做了吐槽自律博主的視頻。
看了別人的打假吐槽,我才大開眼界:原來精緻自律視頻的水這麼深。
圖源:視覺中國
首先是時間。
比如某博主聲稱自己5點起床,外面天還是黑的,但是詭異的是,隔壁樓棟有好多家燈是亮著的……
如果這還不能說明問題,那這個鏡頭就完全是博主大意失荊州了:
明明說的是早起鍛煉身體,但是螢幕上怎麼寫的是“晚上好”呢?
還有個學英語的博主也是,早上六點起來背單詞,結果手機忘了改時間——下午三點二十八。
時間線也很混亂,跑了40分鐘,洗完澡之後,換的衣服竟然還是剛才跑步穿的健身服。
別說精緻自律女生了,就是晨練大爺都幹不出這事兒好嗎。
其次是學習內容。
自律博主的核心出裝就是學英語,別管出不出國,考不考試,工作用不用,一律都要把英語學起來。
有個博主說自己的雅思分數一直卡在6.5分,所以最近在狂學英語。
好了,我們看看她在學什麼呢,天天就是猛背單詞。
米粒媽有點蒙了:
6.5這個分數不算低了,說明她的基礎還是很不錯的,按理說單詞應該沒很么大問題。
可是她閱讀和口語一點不練,光卡卡背單詞,那怎麼可能突破呢?
真不知道是為了拍視頻糊弄一下,故意偷懶,還是真不知道雅思該怎麼複習。
更慘的是另一位博主,早上八點多(其實是下午一點)就到圖書館打卡學單詞,刷刷答題,但很可惜,細看沒幾個詞記對了的。
還有一個每天三點起床學習的姐妹,看看她學了什麼呢,放大一看,就是把題目和答案照抄了一遍。
還有個更牛的,雞湯文案寫得感天動地,再一看學的什麼東西——三角形的穩定性,證明三角形內角和180度。
這是初中生的帳號嗎?
發現了嗎,大部分這種自律學習、運動、健康生活的視頻,有的是壓根沒學,立虛假人設,有的則是拼拼湊湊包裝虛假自律一天的。
反正就是漏洞百出,一個字都不能信。
圖源:視覺中國
但可怕的是,相信他們的人並不少。
點開評論區,還經常有人求學習方法,尤其是那種打著牛津哈佛清華北大旗號的名校學霸,自帶光環,特容易吸粉漲粉,但實際上博主本人可能高中都沒畢業,這不是誤人子弟嗎?
米粒媽甚至看到有人爆料說,這些名校生的視頻素材,都是帳號團隊找在校生買來,然後拼拼湊湊做出來。
然後就有學生說確實有人找過ta買視頻,沒想到是干這個用的。
更可惡的是,這股精緻自律的風甚至已經刮到了親子博主那裡。
什麼“8歲女孩獨居自律的一天”“北京三年級小孩放學后3小時能做多少事”,乃至“3歲自律兒童”,一大堆扭曲的東西。
一個三歲小孩,穿衣服、上廁所、刷牙、喝奶粉、洗碗、看書都要配合家長擺拍,表演懂事、獨立、聽話、成熟的小孩姐。
真不容易啊,各位家長做個人吧!
更何況,這小孩站著比洗碗池還高,從常識看肯定不止3歲吧!
很有可能孩子都不是親生的,而是借來的童模,好吧,是博主把觀眾當3歲小孩耍罷了。
家長也不能倖免,很多自律博主都是以辣媽形象出現的。
三四點鐘起床,先做瑜伽,再游泳,早晨只喝一杯青汁,然後還有時間寫書、給孩子備英語課。
你以為這就完了?不不不,還要給娃準備彩虹早餐。
關鍵是,人家還能美美化妝,送完娃上學之後繼續優雅健身,一絲不亂。
看到這裡是不是很焦慮?為啥別人當媽能這麼優秀這麼精緻,自己天天早上就雞飛狗跳的?
不不不,千萬別這麼想,只要你把她視頻的倍速關掉,放慢到正常速度,就會發現:
她壓根就沒有看書,而是拿一本書翻兩頁,然後再換一本書翻兩頁,其實什麼都沒做,只是裝作很忙而已。
可想而知,所謂的運動、做飯,都是擺拍,只存在於鏡頭之下。
所以,如果再看到三歲孩子能自己洗碗穿衣服,二孩辣媽每天早上能做100件事,不要焦慮,不要自我懷疑。
別看他們在視頻里光鮮優秀,其實很可能還不如普通人。比如說之前就有不少博主實在裝不下去翻車了的:
有個55萬粉絲的考研博主,動不動一天學個十幾個小時,結果考研三戰了,英語竟然只考了27分……
有不少網友說自己被騙了,每天點開這些學習博主的帳號,都內耗的要死,結果他們一個個竟然考得比自己還差。
這種表演自律,製造焦慮,造假帶貨的人固然可惡,但米粒媽反思了一下,之所以對這類視能火起來,其實一部分原因,正是因為這迎合了很多人對自律的錯誤認知:
追求時長和堆量,追求表面上的努力和形式上的精緻,卻不關心實際上學到了什麼,克服了什麼哪些困難,獲得了什麼成長。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喜歡的不是自律博主,而是把理想中自律自我投射在博主身上。
看別人早起,就以為自己早起,看到別人瘋狂學習,就覺得自己的知識增加了。
但事實上,這都不過是自我滿足的幻象和安慰劑罷了。
真要想學到東西,就遠離碎片化視頻,遠離表演式直播,多去瞭解自己的學習特點和節律,多去閱讀系統、深度的書籍和長文,多去感受沉浸式學習的狀態,放下浮躁和功利心。
真正的自律不是追求看上去充實漂亮,也不是為了炫耀或自我滿足,而是按照自己的節奏,踏踏實實地做事,心有信仰,行有邊界,拒絕做廉價的自律者,如此而已。
來源:米粒媽愛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