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可以學會罵人嗎,髒話是不是人類語言的隱藏技能?
更新于:2025-04-14 09:20:25
人工智慧可以根據統計數據使用人類語言里現存的髒話,可以使用關於髒話的統計規律創造新的字詞組合來充當髒話。如果提問者認為這就是“學會罵人”,那麼人工智慧可以學會罵人。
中文髒話的統計規律例如:高頻使用爆破音和特定偏旁,有相當比例由動詞加名詞組成,一些詞語發生語義污染。現存大語言模型不但能運用語料庫里存在的中文髒話,還能按這些規律創造新詞,例如 DeepSeek 能在適當的對話中提出“攮囟”可以作為中文髒話,還能有模有樣地拼湊字詞解釋這個新造詞語作為髒話的可能含義和起源過程——讀者可以用知乎直答里的 DeepSeek 試試看。
輸入內容例如:
- 假設新造詞語“攮囟”作為中文髒話,根據相關統計規律推測這個詞語的可能含義。
從現象上看,不存在什麼“人類語言的隱藏技能”。
- 歷史上,動物行為學研究大多顯示,非人動物在自然環境里使用的交流系統以封閉系統為主,可表達的含義範圍較小且相對固定。另一方面,人類語言是對偶碼,語言當中有限數量的元素(聲音、文字和手勢)本身並無意義,但是意義的組合(包括詞語和句子)可以隨意追加。這是進化塑造的。
- 栗冠彎嘴鶽能將叫聲中相同的聲音元素以不同方式編排,來產生兩種功能迥異的發音。斑鸫鶚也顯露出用兩種相同的聲音做出這種編排的能力。歷史研究認為,這些能力極度有限,基本上是彌補這些動物發聲能力上的缺陷。
- 與此不同的是,2025 年發表的一篇文章稱,在 8 個月間追蹤剛果的野生倭黑猩猩群,記錄到 700 次不同發聲和倭黑猩猩在發聲前後、發聲過程中的行為,發現許多叫聲是兩種不同叫聲的組合,計算機識別出三種非簡單疊加含義的組合模式,可能是對偶碼的原始形式。這有待進一步研究。DOI: 10.1126/science.adv1170
- 人與倭黑猩猩的最近共同祖先也是人與黑猩猩的最近共同祖先,生活在距今約 700 10,000 年前。
- 基因方面,多國研究人員測序並比較了代表鳥綱主要目級分類的 48 種鳥的整個基因組,發現鳴禽、鸚鵡、蜂鳥等鳥的聲音學習能力在鳥綱歷史上演化了 2 到 3 次,每次涉及的基因都和人發聲涉及的基因相似;在學習聲音的鳥和人的腦中有 50 多個基因顯示出類似的活動模式(表達水準的上升或下降),這些基因參與在運動皮層神經元與控制發聲肌肉的神經元之間形成新的突觸連接。其他鳥和非人靈長類動物的腦沒有這種模式[1]。
- 另外,人 NOVA1 基因的 I197V 突變導致的剪接變化可能提供了額外的聲音複雜度(Tajima Y, Vargas CDM, Ito K, et al. A humanized NOVA1 splicing factor alters mouse vocal communications. Nat Commun. 2025;16(1):1542. Published 2025 Feb 18. doi:10.1038/s41467-025-565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