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失敗的概率遠遠大於成功,背後的底層邏輯是什麼?是因為通向成功的道路就那幾條,失敗的道路太多了嗎?
更新于:2025-03-26 09:19:18

我並不覺得創業很難。

或者這麼說,做點小生意,其技能體系並不難。

之所以失敗,是試錯成本太高了。

打工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試錯成本低,實在不行去送外賣也能賺錢。

大家上班,都是經過多年培訓,學各種專業技能。

但是創業不一樣,沒有針對創業開辦的比如什麼四年本科之類的。

社會上一些收費高的課程,也大多是割韭菜的。

……

比如說,我開個創業培訓大學。

你報名了,你看了一大堆院系,最終選擇了鴨脖系。

當你考慮報名鴨脖系的時候,跟你報土木系一樣,畢業能不能賺到錢,不一定。

你報名鴨脖的時候是這麼想的:鴨脖三刺客都賣幾十塊錢一斤,實際上生鴨脖才幾塊錢一斤,你就算站絕味門口,只賣絕味一半的售價,也能賺錢。

等你上課的時候,才發現咱們先不教你怎麼做鴨脖,咱們先聊市場,為什麼要做鴨脖。

然後就是客戶心理學、擺攤方法論、如何找到管道之類的課程。

等你讀了幾年鴨脖系以後,才發現,別的大學里沒人教這些,就是這些沒人教的,才是創業的關鍵。

……

你如果要求更高,想飛黃騰達,準備做大做強。

咱還得培訓財務、法律、管理、投資、裝修、連鎖管理、如何開一個公司之類的……

這些課程瑣碎而龐大,現有教育體系完全無法和這個體系對接。

你發現這些東西都沒人教,社會上創業的人,都是一步步的摸索出來的。

很多人不懂就下海了,要麼投資虧了,要麼嘗試了一把沒後文了……

創業難,難在創業這個體系,沒人教你。

如果你身邊有個做的不錯的生意人,一步步拉著你走,你肯定也慢慢能做強了。

這方面,除非家學淵源,否則誰肯教你?

真賺錢的,你給人學費,人也不教你。

跟現在自媒體那些什麼幾千塊錢創業課程,聊的完全不是一碼事兒。

你看我跟你聊這個過程中,聊了一個方向:開辦創業培訓,能賺錢。

但是你怎麼做呢?

又牽涉到自媒體、投流、運營等等一系列的東西。

但凡能把這個做起來的,基本上都得靠自己摸索,這比上班打工可難多了。

不是難在技能上,而是難在這個體系的試錯成本上。

……

但是創業有個基本理論:你投入上班的時間精力,和投入到創業上如果是一致的,創業的利潤必然比上班高。

你如果拿幾年時間去摸爬滾打,小到擺個地攤,大到開個公司,你肯定都能賺錢。

大多數人,沒合適的人教,更沒這個試錯成本。

這就是創業為什麼難:除非家學淵源,或者做好了關係,否則只能自己摸索,當然難了。

……

目前教育體系和這個最接近的,其實是商學院之類的MBA、EMBA課程。

但是他們的課程,針對的物件普遍是高管,一般沒經歷過的,聽不懂,就淪為了混關係或者混證的地方。

現在社會上,沒有教你如何白手起家做個公司的課程。

倒是有一些拆解商業模式的資訊,對普通創業者是挺有説明的。

假如你熟稔各種商業模式,小到擺地攤、大到開個公司,你搭眼一看,就知道其運作機制、底層商業原理、關鍵節點是什麼,那你距離創業成功,其實就只差四點:

1、第一桶金。

2、方向。

3、執行力。

4、風險評估機制。

以後大學可以多開幾個系:地攤系、一人公司系、如何白手起家納斯達克敲鐘系……

應該會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