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港股的配股主要有三種方式,分別是直接發售新股、配售舊股,以及先舊後新。
這裏簡單說下先舊後新的配售方式。
這裡的舊指的是舊股票,一般是指大股東現在手上持有的股票,新指的是上市公司發行的新股。
具體的操作就是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將股票借給配售代理,然後配售代理負責將股票分給投資者,並募集相應的資金。
資金募集完成後,配售代理會把資金交付給上市公司,接下來上市公司會重新發售新股,把新股還給借出股票的大股東。
這種配售方式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顯著的縮短募集資金的時間。
上市公司可以更早的拿到資金去投入使用,投資者也可以早點拿到股票,可謂兩全其美,整體的執行效率更高,對於對資金需求比較迫切的企業,這是一種不錯的配售方式。
事實上“先舊後新配售”並不是一種新興的融資方式,此前很多房企也是用這種方式進行融資,已經演變為港股上市公司常用的融資方式。
根據市場的推斷,此次小米募資主要是用於支援其電動車業務的發展。
作為新能源汽車圈的新秀,小米汽車去年的表現非常亮眼,全年交付量達13.68萬輛,順利完成了預定的目標,這也讓小米看到了汽車業務未來發展的無限可能性。
進入2025年,小米明顯加快了新產品的更新速度,小米SU7 Ultra已於2月底正式發佈,上市即熱銷,小米YU7預計將在六七月份上市,屆時小米汽車的產品線將更加多樣化。
隨著小米汽車規模的不斷擴大,接下來小米需要用錢的的地方會很多,包括提升產能、擴大交付規模、技術研發以及市場推廣等等,這些都需要大量的資金來做支撐。
此外,在AI這條賽道上,小米也將加大投入,此前它們曾宣佈2025年將把四分之一的研發資金投入到AI領域,通過AI為電動車業務賦能,提供技術支撐。
可以看到,現階段小米需要投入資金的領域並不少。
雖然小米的現金儲備還相對充足,在去年三季度達到了1516億元的新高,但也不可能把資金全部砸進去吧。
畢竟小米還有智慧手機業務、物聯網、互聯網服務等業務,這些也要兼顧的,因此拓寬融資管道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