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助消化,但不注意這三個細節,反而可能損害健康
更新于:2025-04-13 20:01:47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相信這句俗語很多人都聽說過,也有很多人平時生活中也是這樣做的,因為很多人都覺得散步是一種非常好的運動養生的方式,運動的方式比較溫和,還有利於的身體健康。

那麼這句俗語是真的嗎?飯後百步走真的有利於身體健康嗎?應該如何正確的進行飯後百步走呢?通過這篇文章來瞭解一下這些問題。

飯後百步走為什麼有利於身體健康呢?

中醫認為,脾臟主四肢,想要脾臟比較健康平時除了要滋補脾胃以外,還要多進行四肢的運動,而飯後適當的散步能夠促進脾胃的消化,按照中醫上的說法這是以動助脾,是後天養護脾胃的方法。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裡所說的飯後指的是吃完飯以後的30分鐘,並不是說剛吃完飯就進行運動。

其實飯後百步走也是有很多講究的,如果走的方法不對,不僅能夠促進消化,還會損害到身體的健康,那麼飯後百步走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1、飯後半小時再走

剛吃完飯時,腸胃需要有足夠的血液供應來幫助促進消化,運動也是這樣的。如果剛吃完飯就進行運動,腸胃就會得不到足夠的血液供應,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的情況。

所以飯後百步走建議是在飯後半個小時以後再開始,如果是進行比較劇烈的運動,那麼飯後至少需要休息一個小時才可以開始。

2、 控制散步速度

飯後進行散步還需要控制一些速度,不可以走的太急,一般是一分鐘走90步,就是說一秒走1~2步就可以,每天散步的時間控制在10~30分鐘即可。

如果走的太快時間太久,很容易引起腸胃的不適,甚至還會誘發胃部的疾病。另外在散步的過程中如果出現明顯的不適,也要立即停止散步。

3、注意走路姿勢

飯後進行散步還要注意走路的姿勢,上身要注意保持挺直,以免壓迫到胸部,對心臟的功能造成影響,還要注意足跟先著地。

在散步之前也需要先熱身,在散步的時如果出現頭暈、腹痛等不適癥狀,需要立即停下休息,緩解以後再走。

正確的飯後百步走雖然有利於身體健康,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走,特別是以下這幾類人,最好不要輕易嘗試。

第一類就是患有胃病的人

這類人本身腸胃的功能就比較差,如果飯後還進行散步,會使胃部的震動增加,就會增加腸胃的負擔,導致病情加重;

第二類是心絞痛、冠心病的患者

這類人如果飯後進行散步,很可能會誘發心絞痛,嚴重時還可能會誘發心肌梗死,所以最好不要進行;

第三類是貧血、低血壓的患者

這類人本身血壓就比較低,飯後血液的供應會大部分給胃部,這時如果進行運動,很容易引起頭暈目眩等不適癥狀,嚴重時甚至還會引起昏厥,所以盡量也不要動。

由此可知,掌握正確的飯後散步的方法對於身體健康還是很有説明的,飯後散步的注意事項可以參考上文提到的,另外對於上文提到的這三類患者,最好飯後不要散步,以免給身體帶來不好的影響。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