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流版:不是“非得由路易十九當20分鐘國王”,而是在查理十世簽完字到他兒子昂古萊姆公爵簽字的這個20分鐘空檔裡,昂古萊姆“自動”升級成了“國王路易十九”。理解“自動”這個概念非常重要,‘the king is dead, long live the king!’不是隨便亂喊的!
(以及題目本身是有問題的——查十的讓位物件並不是路易-菲力浦而是查十的孫子波爾多公爵/尚博爾伯爵亨利,退位詔書上的讓位物件白紙黑字是亨利,但路菲靠議會的支援把王位硬搶了過來。所以正統派是完全不認路菲的,他們要麼認昂古萊姆公爵路易十九要麼認波爾多公爵亨利五世。)
歐洲的君主制里有一個觀念叫做‘Rex nunquam moritur’, 翻譯成英語就是'the king never dies'。國不可一秒無君,先帝蹬腿(或退位,但退位對法國君主制來說是一種比較新的東西)的那一瞬間他的繼承人就絲滑成為新帝,這個過程是純天然純自動的,跟有沒有加冕或者有沒有接管政府接管銀行接管軍隊甚至新帝本人知不知道這事都沒有關係。它是一個純純概念上的東西。我舉一個比較能說明問題的例子:路易十六被斬首數月後,英國國王喬治三世曾就瑪麗-安托瓦內特的安危寫信給當時的外交大臣、後來的“群賢內閣”的首相Lord Grenville:
I am sorry though not surprised that the cruel wretches who have possessed themselves of power in France have ordered the unhappy Queen Mother to be tried, the result of which can be most easily conceived.
那些篡竊了法蘭西權柄的殘忍小人已下令審判不幸的王太后,審判的結局實在是不問可知。我感到很難過,但我一點也不驚訝。(喬治三世本質是一種贏學家,天天都在找角度贏。“我早知道了”“早告訴過你們”“我一點錯都沒有,都是內閣那群飛舞誤解了朕的意思”
這裡的“王太后”(Queen Mother)指的是瑪麗-安托瓦內特——路易十六死後,他的兒子路易-夏爾自動升級為國王路易十七,他的妻子安托瓦內特當然也就是“王太后”。所以不是“非得由路易十九當20分鐘國王”,而是在君主制的“Rex nunquam moritur”觀念中,只要查十父子倆沒同時簽退位詔書,哪怕彼此先後差一秒,昂古萊姆在這一秒里也是法國國王路易十九。‘Rex nunquam moritur’本質上傳達的是一種君權神授的觀念,或者說君主制不是一種普通的政治制度而是一種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的自然存在,在某些比較極端的正統派眼裡,只有死亡可以剝奪一個君主的王位,它甚至都不可以通過退位而實現轉讓。法國保王黨哲學家Pierre-Simon Ballanche在1819年曾寫下這樣的文字:
Un roi est précipité du trône ; il n’en descend point. Le trône est usurpé, il n’est point cédé. Toute transaction est nulle, ou pour mieux dire toute transaction est impossible.
國王被趕下王位,但他並沒有從王位上退下。王位是被篡奪的,而不是被讓出的。任何交易都是無效的,或者更確切地說,任何交易都是不可能的。
又及:這個問題可能屬於政治學範疇,我不是學政治學的,對這一領域也沒有任何瞭解。這個回答可能有疏漏,不保證說的都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