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的孩子在有了經濟能力之後,會瘋狂補償自己。
窮小孩的人生是從30歲開始,90%的窮人孩子在經濟獨立後,會先補償自己兩年,大吃大喝,買各種電子產品,把自己一直沒捨得看的爛牙治好,再攢兩年錢去做一下近視手術,慢慢開始健身掌控體型,孤獨時開始養小貓小狗......
少時不得之物,終將困其一生,有些人一輩子都在彌補童年的缺失和不幸。
窮人的孩子沒人教他們如何打開認知,如何賺錢,學校老師也總是說,好好讀書,考上高中就好了,到了高中,他們又說,等考上大學就好了,到了大學,他們又說當畢業后就好了。
進入社會後才發現,窮人的孩子一切都要從0開始,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到了職場完全用不上,很多人的工作完全跟專業無關。
以前覺得讀書就能改變命運,後來才發覺,時代變了,好多人幾場直播就賺夠了普通人幾輩子賺不到的錢,並不是勤勞就能致富,並不是好學歷就有好工作。
原來社會才是普通人真正的大學。
因為太過懂事,不敢向父母伸手要錢去學跳舞、彈鋼琴、學畫畫,等自己工作后有了收入,才敢大膽地去追求兒時未曾實現的夢想。
窮小孩大多開智晚,人生沒有清晰的規劃,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富小孩學有很多才藝,未來要做什麼早已提前佈局,擁有很多資源和人脈。
窮小孩所接觸的世界和富小孩所接觸的世界有著天壤之別。
在人生的三十歲,窮小孩可能剛還完助學貸款,未來一片迷茫,還得操心房子、車子、婚姻,還要面臨職場的高度內卷,見識人性的醜惡,跌幾個跟頭,在現實裡摸爬滾打。
人性在進入社會後一分為二
沒畢業之前,我總覺得人性十分美好,也相信所謂的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進入社會後才明白,在利益面前,原來朋友也會撕破臉,愛情也會一文不值。
二十多歲,不懂人心險惡、社會複雜,吃了幾次虧,上過幾次當,臨近三十歲左右,才懂得:
做人真的不必太善良,你一味地退讓和寬容,反而會讓小人得寸進尺,他們把你的善良視為軟弱怕事,就更容易拿捏你、欺負你。你的善良一定要帶有鋒芒,過度的善良只會讓自己無形中失去尊嚴和價值。
窮人的孩子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沒人告訴他接下來該怎麼走,只能靠他自己的認知謹慎選擇,一步步去試錯,跌倒了再爬起,接著保持微笑繼續生活。
尤其是到了三十歲的分岔口,看著同齡人一個個買了車買了房結了婚,而自己還一片空白,就越發地焦慮迷茫。
著急地去談戀愛,將自己一個月的薪水全部留給心愛的ta,自己吃泡麵,蹭公司的桶裝水,省吃儉用,將最好的禮物都給ta,到了快到結婚的時候,對方才告訴你,我們不合適。
海明威說:窮孩子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破殼而出,因為他們的蛋殼是鋼鐵鑄成的。
看透人性沒什麼不好,所有人都要經過這關,讀懂人性,深諳人性,才能遊刃有餘地生活,也能在財富路上摸到一些底層邏輯。
凡事磨你,必為渡你,只不過窮小孩要開竅的晚一些。
真正賺錢的,沒人教窮小孩
因為很多賺錢的,大家都守口如瓶,而教你賺錢的,大部分都想賺你的錢。
窮小孩只能自己去摸索,去實踐,但是大多數人都在上班,拿著辛苦掙來的微薄薪水。
他們一沒有家庭背景做支撐,二沒有資源人脈,三沒有創業啟動資金,他們的創業容錯率只有一次機會。
我們當初第一次創業,因為跟另一個合夥人都缺錢,家裡也沒法給予支援,導致資金周轉困難,最後只能以失敗告終。
當時我們身邊朋友,幾乎都跟我們一樣,從他們那裡更無法借到錢,無論從哪條路去尋找救命稻草,都被堵死,這就是窮孩子創業的艱難。
窮孩子所接受的教育、認知思維、資源人脈,與富孩子相比,30年左右的時間足以形成一道巨大的鴻溝。
窮人用10年時間學會中產家庭餐桌上的常識,然後又用10年時間來推翻這些常識,他們會走許多彎彎繞繞的路,而有些東西,富人一出生就擁有。
他們出了社會多年後,才發現考編真的很香,給別人打工痛苦煎熬,倒不如搏一搏去進體制內。
30歲愛自己,也要愛父母
年輕時大多數人,青春叛逆,不懂事,想著以後經濟獨立後遠離父母,後來才懂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局限,父母把我們養育成年,已經付出了他們的全部,他們曾經也有無數的夢想,也曾迷茫過,也曾為了生存耗盡了所有力氣。
畢竟愛才是支撐我們活下去的動力。
窮小孩經濟獨立後,會下意識地想要大吃大喝,買各種曾經求而不得的電子產品,花錢糾正一下自己的爛牙,有的會去做近視手術,去以前想去但沒錢去的遠方旅行,看某某歌手的演唱會......
這並不是報復性消費,而是在補償童年的自己。
當你會掙錢了,不要再向父母索要,你也要帶他們去好好體驗一下人生,買一點他們喜歡吃的食物,他們一輩子不捨得穿的好衣裳,他們忙碌了一輩子,也該享一享你的福。
人生不是軌道而是曠野,三十歲也不應該被輕易下定義,無論成功或失敗,都是你人生中寶貴的一部分,你要去覺醒,去開竅,在財富的國度里獨自生長,去愛,去生活,去受傷,而後繼續勇敢,活出另一個真正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