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斷交,都是靜悄悄的
更新于:2025-03-26 02:21:36

01

網易雲音樂有這樣一條熱評:

“成年人的告別儀式非常簡單,我沒有回你最後一條資訊,你也很默契地沒有再發。

就這樣消失在彼此的生活裡,好像從沒認識過一樣。”

仿佛成年人的感情都是易碎品,經不起時間和空間的考驗。

小時候以為玩得好的同學會是一輩子的夥伴,但僅僅是一方轉個校,彼此的關係就開始逐漸生疏,再碰見時,連招呼也懶得打。

後來以為無話不談的兄弟能夠兩肋插刀一輩子,但僅僅是彼此各奔前程,再見面時,除了聊幾句曾經的年少輕狂,也擠不出其他話。

有些關係的終結,要麼大吵一架,要麼大哭一場,至少結局也算得上轟轟烈烈。

但有很多失去,沒有矛盾,沒有不滿,只是因為不再有共同的場景與畫面,曾經五顏六色的感情羈絆,就在不知不覺中,被時間偷偷褪去了顏色。

成年人結束一段關係的方式,並不是爭吵和崩潰,而是一種默不作聲的疏離。沒有大張旗鼓地送別,也沒有撕心裂肺的挽留。

只是在心照不宣的默契中,從無話不談到相對無言,從形影不離到天各一方。

不喧囂,不張揚,只是靜悄悄地退出各自的人生。

02

成年人的斷交,都是靜悄悄的。

也許是因為我們的時間、精力都有限,所以沒有辦法去打理那些遠方的關係。

也許是因為各自的圈子漸漸不同,所以沒有辦法強行融入到彼此的生活中去。

也許是因為雙方的三觀在慢慢發生變化,沒有辦法志同道合地繼續走下去。

魯迅和閨土是兒時的玩伴,那年月光皎潔,閏土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

那時的閏土活潑機靈,對生活充滿熱愛,捕鳥捉魚,拾貝刺猹,不停給“迅哥兒”描繪鄉間趣事,是一個如萬花筒般的少年。

當魯迅回到闊別二十年的故鄉,再次見到閏土時,畢恭畢敬的一聲“老爺”,讓他說不出話來。

正如《一起同過窗》裡,任逸帆害怕失去路橋川和鍾白,而跑到圖書館閉關學習。

因為他明白,即便兩個人曾經很要好,但隨著彼此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最終他們也有可能形同陌路。

夏蟲不可語冰,井蛙不可語海。兩個人的環境變了,階層就變了,常常會有意見分歧,也很難再做好友閨蜜。

她跟你說著如何抓住男人的心,你只覺得無聊,滿腦子想的是如何提升自己。

他跟你吐槽工作不好,你覺得抱怨有什麼用,還不如腳踏實地做出一番成績。

大家同頻共振,才能相互扶持,認知不在同一個層面上,一方原地踏步不思進取,彼此只會漸行漸遠。

要知道,好朋友不是努力爭取來的,而是在奔跑的路上遇到的。

03

人一旦上了年紀,但凡讓自己變累的關係,估計都不會去維持,一是沒必要,二是沒時間。

總有一天你會明白,任何關係到最後只是相識一場,大家也只是階段性地陪伴,那些你放不下的人和事,歲月也都會替你輕描淡寫。

經過篩選,時間會把真正適合的人留在你身邊。

人與人之間,如若沒有共同的話題,沒有共鳴的認知,沒有相同的高度,硬擠在一起也只是徒留尷尬而已。

不如各自心照不宣、不動聲色地退出彼此的生活,這才是成年人最體面的告別。

擁有回憶是很美好的事,但是,人不可能背負著所有東西活著。

事物都有各自扮演的角色,當物盡其職,我們懷著感恩的心跟它們告別,這樣才能了結一件件事。

誠然,之前的人生很珍貴,但往後的人生,更加重要。

偶爾會有一老朋友,和我分享近況、懷戀過去,情到濃時我也會流淚,真的很感激對方溫暖了曾經的青春。

但是已經回不去了,唯有自己加倍努力的同時,祝願對方過得更好。

在一起時聽風看雪,張開懷抱擁抱彼此,此時此刻,用來放歌。遠去的話微笑相送,揮揮右手祝她安好,或喜或悲,終歸靜水。

有人漸行漸遠,和你相忘於江湖,也有人緩緩走來,與你傾蓋如故。

給人生留個缺口
給人生留個缺口
2025-03-26 02:25:37
破局的力量
破局的力量
2025-03-26 02:4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