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發生車禍后似乎比油車更容易起火,是這樣嗎?
更新于:2025-04-11 08:38:16

只要是從事過汽車和汽車零部件行業的人,都知道評價一個事物是否安全,不是看發生的概率,而是看 RPN 值(風險優先係數,現在最新版的 IATF16949改叫 AP),這是汽車行業 FMEA(潛在失效模式分析)的最核心的概念。

RPN 是一個綜合評估指標,它結合了故障發生的嚴重程度、發生的頻率、故障被探測到的難易程度,這三個維度來量化風險等級。

RPN = 嚴重度(S)*發生率(O)*探測度(D)

發生率(O)是發生的頻率,數位越大,發生概率越高。

探測度(D)是發生故障時被探測到的難易程度,數位越大,越難被發現。

但是普通人只知道發生率(O)這一個指標,而忽略掉其他兩個指標,各品牌行銷時也是只強調發生率,“想撞都難”,其他兩個指標壓根都不提,這種對安全這一概念的嚴重曲解。

比如一個最常見的例子是,很多人說飛機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因為事故率遠遠低於汽車和火車。但如果你算上嚴重度這個指標,就發現不是那麼回事,RPN 值不見得比汽車低,那就談不上比汽車安全,某些國家的領導人出國訪問寧願坐火車也不願意坐飛機,就是這個原因。

再舉兩個例子,有兩種葯,第一種葯會讓10%的人產生輕微的副作用,第二種葯會讓 0.1% 的人產生致命的風險,你會選擇哪種,會不會拿自己的生命冒險?

在藥品審批流程中,如果一種新藥在臨床試驗中出現了嚴重不良反應,即便其發生率極低,僅為罕見水準(0.1%–0.01%),仍然難以獲得批准,畢竟人命關天。只有一個例外是針對危及生命的疾病,監管機構可能會權衡風險與收益給與特殊審批。

第二個例子,有兩個地方,一個地方經常發生小偷小摸,但幾乎沒有惡性案件,另一個地方小偷小摸幾乎沒有,但每年會發生數量不多的報復社會的隨機殺人案件,你覺得哪個地方的治安更好?

自動駕駛,99.99%的情形都是安全的,甚至可以說“想撞都難”,根據統計數據發生交通事故的幾率確實是低於有人駕駛的,但並不等於比有人駕駛安全,因為致命級別的 corner cases 太多,探測度也很糟糕,會導致最終的 RPN 值很難看,即使是國外的特斯拉也好不到哪裡去,因為FSD造成的死亡事故也時有發生。

對於電車來說,很多專家說起火發生幾率也很低,燃油車也會自燃,兩者沒有顯著差異,最終得出結論說電車是安全的,這個說法也不對。

因為電車一旦起火,幾乎是沒有逃生機會的,從起火到漫延到駕駛室只有64秒時間,火勢也不可撲滅,消防來了都沒辦法,只能眼睜睜看著它稍微。從嚴重度這個層面來說,已經是爆表了,整體的RPN值也非常高,所以也不能說它和油車一樣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