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擁當時還算完整的東羅馬帝國的阿萊克修斯四世為什麼連20萬銀馬克的十字軍船費都拿不出來?
更新于:2025-04-10 04:34:46

首先,不要再說什麼東羅馬政令出不了君士坦丁堡、遍地分離主義了。這完全不符合事實。類似的我建議看看A.Simpson的文章Provincial Separatism in the Late Twelfth Century: A Case of Power Relations or Disparate Identities?我這裏懶得一再複述了。

其次,所謂的“20萬銀馬克”實際上是一系列條款的組合(而不是單純的路費,它是債務、捐贈、禮物和路費的集合),而且是來自不同的條約,其從一開始就幾乎不可能得到東羅馬人的完全認同與執行。它第一次是1201年施瓦本的菲力浦和阿四與十字軍領導層約定的。Villehardouin記載了內容:“希臘教會”與羅馬的聯盟(或君士坦丁堡服從於羅馬教會)、20萬銀馬克(一次撥付)、十字軍每個人的補給(這筆錢不算在前述20萬銀馬克之內)、1萬名希臘人隨十字軍前往埃及,以及在Outremer建立一支由500名騎士組成的拜占庭永久駐軍(費用由東羅馬自己承擔)。這與當時東羅馬的民意嚴重違背。更不用說,阿四實際上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在東羅馬幾乎沒有人認識他,國內各派也不接受他,甚至當他坐船繞著海牆走的時候,市民也不知道他是誰。一定要說“政令不出君士坦丁堡”,也是他個人的命令(他甚至在君士坦丁堡城內都號令不了所有人),而不是羅馬國家中樞的指令,這是兩個概念。

而這樣的政治號召力是根本不可能推進條約的實施的。1203年8月1日上臺後,阿四也嘗試過履行條約,但是教會合一的呼籲根本沒有得到國內各派的任何回應,派兵去Outremer也遭到了一致的反對,至於組織十字軍進一步的東方遠征,則更非他能力所及。他只能選擇最簡單的交錢。Robert of Clari記載,他立即筹措並向威尼斯人上缴50000馬克,34000馬克作為十字軍的債務餘額,另16000馬克用於償還十字軍在1202年為支付運輸費用而欠下的債務(主要是欠威尼斯人的債務)。這已經是以他個人能力所達的極限了,Villehardouin在這裡還笑話了他,他不得不發動自己的親黨去搜刮教堂的各種裝飾,甚至依靠拉丁人巡行劫掠色雷斯以供養十字軍。這一塊可以看C. Brand的文章A Byzantine Plan for the Fourth Crusade。其中提到演說家Nicephorus Chrysoberges對阿四的演講,在例行公事般的吹捧(比如說阿四“肩負亞歷山大大帝的威名”,“天生的聰明才智”,“與父親[即伊薩克二世]相匹配的雄鷹”,“雙手像鐵一樣堅硬”等等等等)之外,他道出了此時羅馬人的真實心聲:那如母親一般的新羅馬……而那個精疲力竭的老羅馬(這裡泛指十字軍)一直在試圖重振青春,竊取仍然濕潤和鮮活的東西,代之以乾枯和死亡,試圖用奸詐的秘密之手抓住我們的命運:願您,主人,用您的寶劍彰顯正義……為真正的母親(君士坦丁堡)掛懷,……當你收復(并)組織自己的土地時,你將對(敵人)貪婪的手......感到憤怒”。而這才是羅馬人真正的呼籲,哪怕是公式般的頌詞也無法遮掩。

而20萬馬克第二次被提及是在“3月條約”(March Pact)中,彼時阿四已經遭到廢殺,十字軍決意武力征服君士坦丁堡。Robert of Clari記載,條約規定,所有戰利品都要集中收繳,並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分配,首先償付威尼斯的債務,總價值達到20萬銀馬克。待這筆錢償還完畢,十字軍和威尼斯人再平分利潤。 這幾乎已經是侵略者的分贓條款了。

最後,上臺不到一年的阿四也是在一片反對中下臺了。實際上東羅馬歷史上很少有這種“所有人都反對”的皇帝,作為十字軍傀儡、在羅馬國家沒有任何軍政履歷的野心家最終也只能落得這樣的下場。Choniates記載,1204年1月底,城內的貴族、教會代表和官員齊聚於聖索菲亞教堂,一致要求罷免阿四,宣布Kannabos為合法皇帝。同一時間,另一個起事者Alexios Murzuphlus也選擇發動政變。最終後者成功上臺(即阿萊克修斯五世),並把阿四父子、Kannabos全部殺死。而十字軍仍然要求阿五執行前任締結的條約,這幾乎立即遭到了阿五的否決,阿五要求十字軍立即滾出Romania,其結果就是兵戎相見。

品讀人文故鄉—
品讀人文故鄉—
2025-04-13 10:4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