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野菜可以當盤中美食呢?你吃過哪些野菜呢?
更新于:2025-04-11 02:02:05

喜歡在春天嚼一片兒嫩葉的鼠又來喽~

這回想從一些詩文裡,找3樣鼠曾經吃過,現在還想吃的野菜。

車前草

首先是車前草,鼠媽管它叫「車軲轆菜」,南來的朋友叫它「豬肚菜」,學名是PlantagoasiaticaL ; Plantagodepressa Willd。

在《詩經 · 周南 · 芣苢》一詩中,車前草登場,被稱為「芣苢(音同:福椅)」,是春秋時的有名野菜:

採采芣苢,薄言採之。採采芣苢,薄言有之。

採采芣苢,薄言掇之。採采芣苢,薄言捋之。

採采芣苢,薄言袺之。採采芣苢,薄言襓之。

(也有爭議,近代文學家如聞一多先生認為「芣苢」應寫作「芣苡」,也就是薏米)

回到車前草上來,這玩意兒本身也是一種草藥,誠所謂「葯食同源」,花、種子、根、老葉子被拿去做葯,剛長開的鮮嫩全草,就成了一道菜蔬。

跟野蒜(薤白)一樣,用來做蛋餅是極好的選擇:

或者,遵循春秋傳下來的古烹飪方法(大鼎烹湯),比如鼠的老廣朋友的操作:全草洗淨焯水,跟事先洗好切好的豬肚、排骨一起,加上枸杞、生薑片、花椒和蒜粒子,放入砂鍋燉成「車前老火靚湯」:

湯相當順滑、口感清甜、略苦,有植物特色清香,能去火清肺,實在是不錯。

鼠曲草

再聊聊鼠曲草,學名是Pseudognaphalium affine (D. Don) Anderb.,菊科鼠曲草屬,開了小黃花還挺好看。

這個在南國很多,北國不太常見,鼠最早瞭解它,是從周作人先生《故鄉的野菜》一文看到的,文中稱為「黃花麥果」,清明節時採收它的嫩芽,搗爛取汁,與糯米粉混合做成糕點「黃花麥果糕」:

黃花麥果通稱鼠曲草,系菊科植物,葉小微圓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黃色,簇生梢頭。春天採嫩葉,搗爛去汁,和粉作糕,稱黃花麥果糕。

至於所謂「黃花麥果糕」,鼠上次拜訪烏鎮時,看到的是這個造型:

傳統一點的「黃花麥果糕」是一款糯米糕餅,沒有餡兒,最多放一點點油來和米粉,用鼠曲草嫩芽搗了汁水,跟糯米粉摻和,揉成餅子,上屜起蒸。

口感較青團更軟糯,另有一股悠悠草本清香,微甜,不及青團強烈,淡然悠遠。

此外,江浙一帶還有一種用鼠曲草汁做的有餡糯米糕餅,名曰「清明粿」,被算入青團的一種,不過鼠認為應該是「黃花麥果糕」的延續之作:

另外按《故鄉的野菜》提及,日本也有一款和果子「草餅」,做法與「黃花麥果糕」相仿……

只是自中世紀以降,艾草東傳到日本,擠掉了鼠曲草的地位。

今天,日式草饼基本是艾草汁掺糯米粉做的,再無鼠曲草的優雅淡香,不過跟鼠曲草一樣,不摻糖油、不做餡料,仍是軟糯而清新。

此外,鼠曲草嫩芽與花蕾做菜來吃也不錯,雖然現在大家更習慣做糯嘰嘰點心來吃了。

薇菜

最後,來聊聊「薇菜」,就是《詩經 · 小雅 · 採薇》里的野菜主角。

採薇採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啟居,猃狁之故。

採薇採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 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採薇採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 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千百年來,姬周王朝的戍邊士兵傳唱的思鄉之曲,在縈繞不絕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個有趣的疑問——

「薇菜」到底是什麼,真的是野豌豆苗一類植物嘛?

雖然明代成書的野菜、草藥經典《救荒本草》把「薇菜」視為「救荒野豌豆」的嫩芽——至於本體,現代歸屬於「大野豌豆」、又名「大巢菜」的一種豆科野豌豆屬植物,但爭議之聲一直存在。

有一部分研究者認為,「薇菜」也應該是一種蕨類植物,屬於紫萁科紫萁屬,名字就叫「紫萁」,在湖南、重慶、貴州一帶多見,長這個樣兒:

說起來……用這種蕨類的「薇菜」做菜,其實味道要比野豌豆苗好不少,鼠敢說貴州、雲南、重慶、湖南一帶的朋友也會這麼想。

野菜千姿百態,滋味千奇百怪,總有一款能擊中各位的心巴。

鼠就囉嗦了上述三種,還有什麼,請自行抒發感受吧,嘻嘻(#^.^#)

如何分辨有毒野菜?
如何分辨有毒野菜?
2025-04-06 01: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