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執型人格:跟誰在一起,誰痛苦
更新于:2025-04-03 22:54:22

美國著名心理諮詢師南希·麥克威廉斯曾在書中提到:

“偏執型人格的人,無論身處何種關係中,都將是有毒的關係物件。”

他們就像一隻好戰的公雞,敵對、憤怒、惡意傷害。

和這樣的人在一起,你有理無處說、有苦無處訴,你的壞心情都是由他們造成的。

偏執型人格的人,自己的人生是折騰的,身邊的人是痛苦的。

他們一般有以下三種特徵,誰遇到,就是誰的不幸。

01

  • 看別人都是病人,看自己完美無缺。

武志紅分享過一段個人經歷。 有段時間,他跟同事對接專案時,發現大家積極性和配合度並不高,甚至還有人在刻意迴避他。 他找到同事詢問原因,對方告訴他說:“因為你總是會用更高明的東西駁倒大家,進行各種否定和攻擊。” 聽罷,武志紅反思了一下自己過去的所作所為,發現的確存在同事所說的問題。 在跟同事相處過程中,他總是極力地去證明“我是對的,我是好的”。 後來,他痛改前非。 可他在工作中發現,接觸到的偏執型人格的人都很執拗,並沒有自省的覺悟。 對此,武志紅說了這樣一段話: “作為正常人,我們知道自己有對有錯,我們會反省。那些偏執狂,他們百分百地認為自己絕對正確,所以在堅持這一點時態度極其堅決。” 這類人有個共同特點:這個世界上,只有自己是對的,別人全都錯了。

工作出問題,指責領導太挑剔;人際關係不和諧,抱怨對方太難相處;生活不如意,埋怨伴侶不體貼……

出了事情,他們喜歡從別人身上找原因。

看別人都是病人,看自己完美無缺。

作家陳源斌小說《秋菊傳奇》裡,女主何幸福因為和村長打官司,沒辦法在村裡繼續待著,只能和丈夫王慶來一起到城裡打拚。

進城後,王慶來找了個開摩的工作,因為沒有營業資格被罰了款、扣了車。

回到家,他將所有錯推給了妻子。

失業後王慶來找工作屢屢碰壁,他開始抱怨社會太現實,沒有過硬的關係,很難在城市立住腳。

在王慶來眼裡,自己遭遇的所有挫折和不公都來自外界,所有人都對不起他,只有他自己委屈。

妻子何幸福因此整日以淚洗面,終於有一天忍無可忍選擇了離婚。

曾仕強說過這樣一句話:永遠都不要和偏執的人講道理、爭高低、論長短。

無論你如何擺證據、講道理,他都認定自己是對的,咬定你是錯的。

你永遠說服不了一個偏執的人,就像你永遠也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與其跟偏執的人做無謂的消耗,不如趁早遠離,別再內耗自己。

02

  • 不講道理只認歪理,特別擅長狡辯。

南開大學張曉芒教授在《邏輯思維與詭辯》一書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人因為隔壁鄰居經常通宵達旦打麻將,嚴重影響到了他的睡眠。

不堪忍受的他上門討公道:你們這樣通宵達旦、吵吵嚷嚷地打麻將,影響別人休息。

鄰居卻反駁說:你家孩子能不能半夜不要哭,也吵得人睡不著。還有你家廁所的水管流水聲太大,能不能不用廁所?

在偏執的人眼裡,不講事實、不談邏輯,歪理一大堆,最擅長做的事情就是狡辯。

你身邊有沒有這種喜歡強詞奪理,還死犟死犟的人?

他們從不為他人著想,顛倒黑白是非不分,扭曲事實,讓人既生氣又無奈。

和這樣的人相處最痛苦,因為你做不到不理會,待在一起又很折磨。

管理培訓家章義伍曾在自家院子里種了許多竹子。

在他眼中,竹子代表竹林七賢,還能寄託文人情懷,是提升房子格調的上佳之選。

可剛種上沒幾天,隔壁鄰居上門來找他:你這竹子,到時候穿牆而過到我們家不就麻煩了。

章義伍很納悶,這麼好的東西,即便過去,也是增添了一份雅氣,怎麼會麻煩呢?

鄰居卻不以為然:“我是做生意的,你這搞個竹子,心都是空的,影響我。”

聽罷,雖然很無語,章義伍還是拿起工具,走到院子裡挖掉了全部的竹子。

朋友們得知后,都替他打抱不平。

我很欣賞章義伍的回答,他說:

在偏執的人眼中,你的反駁就是一種冒犯。以牙還牙,只會加劇衝突,不針鋒相對,才不會被其反傷。

偏執的人,處處表現得盛氣凌人,有理的時候會將小問題無限放大,無理的時候也會垂死狡辯。

當你遇見一個執拗又喜歡詭辯的人,最好的辦法不是好好溝通,而是趕緊逃離。

因為和這樣的人溝通,最後你會發現,既浪費時間、精力,又傷身體、壞心情。

03

  • 行事易走極端,得不到就毀掉。

心理諮詢師徐亞輝說:對於有些偏執者來說,他們缺乏成熟的自我控制。

他們往往具備很強的攻擊性,容易做出不理智,甚至是極端行為。

作家何所歡有個女讀者,因為男友的過激行為,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

女生跟男友戀愛兩年,感情越來越差,每天除了吵架就是冷戰。

而且在男友身上,她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未來。

女生提出和平分手,可她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的男友是一個非常偏執的人。

男友跑到她公司鬧事,還給她的老闆發郵件,說她生活不檢點,詆毀她在工作時間做私活。

總之,女生被公司開除了。

因為被男友詆毀、報復,女生陷入了抑鬱,很長時間都沒有走出來。

這世上最令人恐懼、窒息的關係是:得不到,便毀掉。

如果你遇到了這樣的人,那我勸你儘早結束這段關係。

因為他極端的性格,早晚會對你做出傷害性的舉動。

2009年,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食堂里,中國留學生朱海洋像瘋了一樣,刺死了同為留學生的楊欣。

朱海洋對楊欣一見鍾情,多次在生活和學習上為楊欣提供説明。

當朱海洋向楊欣表白時,卻遭到了對方拒絕。

因此,懷恨在心的朱海洋在糾纏了一段時間后,便對楊欣痛下殺手。

朱海洋出身書香門第,父親是大學教授,母親是醫生,而他自己也成績優異。

因為他偏執的性格,最後不僅毀了自己,也毀了別人。

曾奇峰說:在任何一段關係中,如果其中一方經常會產生超出一般程度的敏感、多疑,那麼多半會讓關係變得非常辛苦。

人與人相處,有一條非常重要的標準,無論是誰,TA的人格必須是健全的。

跟人格健全的人相處才心安,否則你可能會付出無比慘痛的代價。

心理諮詢師古風說過這樣一段話:

“一個人做事偏執、極端,生活中無論誰和這種人相處都是倒了大黴。

與其相處所帶來的種種挑戰不僅讓人感到疲憊不堪,而且浪費時間與精力。”

如果你不幸遇到了這樣的人,永遠不要試圖去改變他。

因為大概率你會失敗,還會遍體鱗傷。

躲得遠遠的,這不是冷漠,而是自我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