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深圳特區報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尹春芳)日前,關山月美術館舉辦“美讀之鏡”2025年首期活動,由廣州美術學院人文與藝術學院副院長郭偉其為觀眾帶來主題為《我史:尋找一種“業餘”肖像》的講座。
人物畫是中國畫各科中最古老的畫種,可以上溯至原始岩畫上的人物圖像,發展至今已超過一萬年。郭偉其認為,中國藝術史一個為人熟知的特質是,與人物畫在西方藝術史上佔據統轄地位的情況不同,中國山水畫似乎更加具有代表性。實際上人物畫在中國藝術史上從未缺席,甚至成為文人士大夫揭示“自我”觀念的關鍵領域。在講座中,他通過圖文並茂的方式,帶領觀眾發掘傳統人物畫的重要意義。
據悉,“美讀之鏡”系列講座自2023年推出以來,至今已成功舉辦10期,2025年將年度主題確定為“源遠流長的廣東人物畫”,計劃通過5場講座為觀眾逐步打開中國人物畫的精美畫卷,再移步至廣東人物畫,聚焦明代中期至20世紀廣東人物畫的發展與演變。主辦方希望經過一年的講述,讓觀眾朋友了解中國人物畫,熟悉廣東人物畫,並以此為起點去理解其他中國畫科,甚至能在欣賞外國藝術、當代藝術時加以對比、循跡和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