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戟尊》:鈞瓷燒制史上的一大奇跡
更新于:2025-03-26 13:46:28

本文轉自:大連日報

書法 李元

〚李洪源〛

出戟尊

〚於培民〛

一尊燒成透天藍,

氣壓群雄定湖山。

自可進退觀社稷,

再鑄春秋三千年。

在華夏陶瓷藝術的璀璨星空中,出戟尊是宋代鈞瓷中一顆耀眼的明珠。它的造型規整而不失靈動,線條剛勁且流暢,挺拔的身姿猶如一位威武的將軍,不怒自威,周身散發著一種與生俱來的尊貴氣質,盡顯國家之尊的雄渾氣度。

出戟尊的歷史源遠流長,雛形最早可追溯到遙遠的商代。那時的人們,懷著對天地神靈的敬畏之心,創造出了這種獨特的器型。在隨後的周代中晚期,出戟尊迎來了它的盛行時期。作為典型的皇家禮器,它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在莊嚴肅穆的祭祀儀式中,盛放著酒或祭品,成為溝通天地神靈與人世的重要媒介,見證著古代先人的信仰與祈願。

在製作工藝上,傳統的出戟尊大多採用模具灌注泥漿成型的方式。然而,這件出戟尊卻獨樹一幟,技藝精湛的拉坯師傅憑藉著多年積累的經驗和高超的技藝,分別精心完成了上部、中部和下部的拉坯工作。這三個部分在拉坯師傅的手中,彷彿被賦予了生命,每一處細節都處理得恰到好處。隨後,師傅們又用細膩的泥漿,將這三部分小心翼翼地連接起來。這可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連接的角度、泥漿的用量都需要精準把控,稍有差池,就可能功虧一簣。經過師傅們的妙手,這三部分最終完美融合,成為一個渾然天成的整體。

此次展示的出戟尊,無疑是鈞瓷領域的巔峰之作,堪稱鈞瓷界的“巨無霸”。它口徑達36釐米,高度為48釐米。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陶瓷經過燒制會有一定比例的收縮,在進入炭窯燒制之前,它的尺寸還要更大一些。為了燒制這件作品,鈞瓷工匠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們秉持著對工藝的極致追求,不斷嘗試和創新。以往,炭窯的普遍尺寸在30釐米左右,受限於窯體的大小,燒制大件器型可謂難如登天。而這件出戟尊的成功燒制,突破了這一長期以來的技術瓶頸,每一道工序都飽含著工匠們的心血與智慧,堪稱鈞瓷燒制史上的一大奇跡。它不僅釉色絕美,更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價值,一經問世,便驚豔了整個鈞瓷界。

從工藝創新的角度來看,它打破了傳統製作工藝的束縛,開創了鈞瓷製作的新思路;從製作難度的突破來說,它克服了炭窯燒制大件器型的重重困難,為鈞瓷工藝的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這件出戟尊,無疑是鈞瓷發展歷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承載著鈞瓷千年的文化傳承,又在創新中煥發出新的活力,註定會在鈞瓷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成為鈞瓷文化傳承與創新的特殊符號,激勵後世的工匠們不斷探索和前行。

茅針兒青青
茅針兒青青
2025-03-26 04:06:57
個人藏書的歸宿
個人藏書的歸宿
2025-03-26 04:07:13
遠去的煤油燈
遠去的煤油燈
2025-03-26 04:07:35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2025-03-26 04:08:50
“萊蕪”何來?
“萊蕪”何來?
2025-03-26 04:09:11
巴風蜀韻耀古今
巴風蜀韻耀古今
2025-03-26 04:09:51
我在惠州等你
我在惠州等你
2025-03-26 04:17:14
神奇的“小烏龜”
神奇的“小烏龜”
2025-03-26 04:33:20
古人問天金鑰
古人問天金鑰
2025-03-26 04:33:54
與春風相伴
與春風相伴
2025-03-26 04:34:04
宜居茶的減法詩
宜居茶的減法詩
2025-03-26 04: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