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白祖沖之紛紛被AI復活
更新于:2025-03-26 13:52:12

本文轉自:山西日報

  孔子、李白、杜甫等一眾歷史名人紛紛“走出”課本,以鮮活生動的形象與大眾開展跨越千年的對話;祖沖之、唐伯虎、李時珍化身“賽博古人”,一邊瘋狂輸出,一邊瞪著眼睛用“look in my eyes, tell me why”的幽默姿態回應現代人提問……近日,網路上興起了一股藉助AI技術“復活”古人的熱潮。

  打開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媒體平臺,#回答我全民爆改挑戰#系列視頻持續發酵,吸引網友廣泛關注。在AI技術的加持下,歷史教科書裡的人物被賦予生命,不僅有了鮮活的聲音,姿態也變得靈動起來。視頻中,孔子以循循善誘的長者形象親切地傳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深刻哲理;唐伯虎高強度輸出觀點,回應廣大網友不務正業的爭議;李白舉起酒杯,激昂吟誦“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這些古人結合自身經歷和歷史事實,用輕鬆幽默、情緒化的表達方式,向現代人發出“靈魂拷問”。

  “賽博古人”系列視頻以歷史人物“親自發聲”為亮點,將個人生平和觀點融入現代化語境,配合魔性的語調、層出不窮的網路熱梗,點燃了網友對歷史文化的熱情,不少網友笑稱“知識以一種奇怪的方式進入了大腦”。數據顯示,此類視頻的完播率比普通知識類視頻高出47%。網友@滄海一粟留言道,“以前我對歷史完全不感興趣,現在聽到‘本人’講述,感覺特別有趣。碰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還會去圖書館查閱資料。”

  山西傳媒學院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教師趙雯分析道,“借力AI技術,這些短視頻降低了網友接觸歷史的門檻,使得歷史知識的輸出變得更為親切,自然吸引了大批‘Z世代’年輕群體的關注。”

  “生動有趣的短視頻改變了以往枯燥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課堂的沉悶氛圍,讓單調的歷史事件變得更有畫面感,從而加深了學生的記憶點。目前,我正在嘗試這種新的教學方式。”3月22日,太原市第十九中學校初中部歷史老師王藝欣向記者展示了她創作的短視頻。她表示,在AI技術的加持下,歷史人物從枯燥的課本中走出來,以更生動、鮮活的形象將歷史的點滴、細節娓娓道來,讓學生近距離感受到歷史的厚度與溫度。

  “需要關注的是,AI創作必須注意邊界,若只追求形式上的新奇有趣,而忽略歷史的真實性,趣味科普就可能會淪為花式惡搞。”王藝欣表示,部分創作者為博取流量,往往會過度消遣歷史人物,進行鬼畜惡搞,甚至披著歷史人物的外殼胡詆一通,對歷史事件進行隨意篡改。這不僅會損害歷史人物的形象,更會誤導網友對歷史事件產生錯誤認知,從而陷入速食式、碎片化的娛樂狂歡。

  “創作者運用AI生成視頻時,應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有一個基本的瞭解,保持對歷史的尊重和敬意,才能避免作品流於輕浮、獵奇、惡趣味。”王藝欣說。

本報記者梁尚蓉

休閒孕育著創造
休閒孕育著創造
2025-03-26 06: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