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太原晚報
純陽宮裡謁韋陀
唐中才
純陽宮韋陀像(資料圖)
據《大藏經》記載,韋陀生於農曆六月初三日,擁有強大力量與堅定誓願,承諾護持佛法,庇佑佛教信徒,故而成為佛家寺院的護法菩薩。
純陽宮韋陀像是明代的一尊鎏金銅像。其面相豐腴如童子,雙目微微睜開,嘴角輕輕上揚,笑容含蓄,威嚴之中透著一種令人心生喜愛的親切感。它昂首挺胸,體態微微右傾,右手自然下垂,左手上舉。左手掌心看似虛空,仿若原本持有別的法器,右掌上舉呈托著須彌山狀的寶杵。肩部一縷飄帶,似飛似靜。整體形態生動傳神,色澤飄逸,充滿動感。它頭戴鳳翅兜鍪盔,身著黃金鎖子甲,倒披帔帛,腰束革帶,虎盔虎肩,膝甲緊扣,足蹬烏雲皂履。其甲帔雕刻紋路細膩逼真,彷彿能讓人真切感受到其堅硬與厚重,盡顯英武之氣。《大藏經》有言:韋陀十七世為真童像,十八世為將軍。此造型或許與此經傳相關。
從工藝角度來看,造像越是細膩、靈動且複雜,對所用蠟模的雕刻要求就越繁瑣精細,對鑄銅的成分配比、澆注時的溫度火候及流動性的要求也越發精密。這種製造技術,彰顯出當時我國冶鍊技術已達出神入化之境。
從將軍形象來分析,盔甲最早出現於商周時期,起初是用獸皮、藤繩串結而成,用於護身。到唐宋時期,盔甲發展達到頂峰。肩吞、腹吞的神鬼形象不僅代表著身份,還被賦予了神秘力量。這些裝束與其說是用於戰爭的盔甲,倒不如說更偏向於禮制的體現。
總之,這尊韋陀像整體裝飾華麗,形象偉岸,視覺美感與衝擊力極強。如此精妙的韋陀像,實乃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