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細菌不通過散發香味來降低被清洗的概率?
更新于:2025-03-26 08:43:42

首先,許多細菌的代謝產物在低濃度時被人的嗅覺檢測為香味,一些人的所謂體香與他們體表的細菌有關。這通常不會明顯降低人們清洗身體的意願。

其次,細菌為什麼要降低被清洗的概率?

  • 讀者可能見過一些廣告聲稱某些香皂、某些洗手液可以殺死人體表 99% 的細菌。這經常是可疑的,一些廣告會在角落裡用小字顯示這是用特定菌種做的試驗。表面活性劑可以破壞一部分細菌的脂質膜或導致蛋白質變性,另一些細菌往往只是被表面活性劑和水機械性地從人身上取下、送進下水道或隨水滴飛濺。這可能會將細菌傳播到其他地方。
  • 況且,在細菌能夠生活的環境里保留 1% 的細菌,它們繁殖並填補空缺用不了一天時間。
  • 在我們許多人的家裡,從人體轉移的細菌到處都是,以至於人在認真地洗了手之後用毛巾擦手時就重新接種了大量的細菌。這就更不要說玩手機、摸臉什麼的了。

一些在發酵食物時產生讓人愉悅的風味的細菌早已被人納入發酵工業。這不限於散發香味,聞起來臭、吃起來香也是可行的。

題述的“用以XX,從而XX”聽起來是目的論。這可能是自然語言對人來說也太難了的結果。

題述的“掩蓋腐爛的臭味”聽起來對嗅覺有些誤解。動物的屍體腐爛時放出的許多分子並不容易被微生物散發的香味掩蓋。一般情況下,人也不怎麼清洗腐爛的屍體,除非是為了將它們從地面上、牆上移除。對細菌來說,人鏟掉屍體或用水沖洗往往會幫助它們擴散。

不限於此,自舊石器時代以來,一些人會在一些比較正式的葬禮上釋放若干氣味來營造熟悉、舒適、親密的氛圍。讀者大概從未見過有人在葬禮上用烤爐或焚化爐猛烤一堆麵包、散發濃烈的甜香味來覆蓋遺體的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