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窮裝的核心是減少單價,而非減少專案。
只要你別什麼都用頂級,很多專案的單價其實可以很低。
我舉個簡單例子比如吊頂,吊頂這玩意根本費不了多少錢,至少在整個裝修預算中屬於非常非常小的一個環節,但是,某些裝修公司對吊頂的收費非常高。你遇上這種公司,直接走人,換一家就好了。那些要你不做吊頂的,我建議別聽,因為沒有吊頂,很多事情根本沒法實現。最明顯的就是新風跟抽濕。對,我比較支援回型吊頂,雖然外觀老套,但實用,回型吊頂可以完美滿足新風管道的要求,而且吊頂面積不大,成本低。把吊頂做到恰好能滿足新風的程度,就夠了。去掉吊頂屬於本末倒置。
再舉個例子,中央空調你用國產美的,談談價,走走國補,兩三萬就搞定了。但如果你用大金等等國際品牌,十幾萬沒了。
新風你在淘寶找個國產便宜的,幾千塊錢不到一萬就能搞定。你非要找一線品牌,大幾萬沒了。
電梯你弄個蘇州產的曳引,九萬差不多能搞定,再節省一下弄個濟南產的液壓,三萬就搞定。但你非要用國際大品牌還帶背包加上透明玻璃觀景,那幾十萬又沒了。
樓梯你關在獨立樓梯間里邊用水泥砌起來搞定,樓梯間門一關它就不存在(除了停電跟火災地震,平時根本用不著樓梯),隨便便宜地磚糊弄一下就好。你非要敞開,把樓梯放到房間內,欄杆雕花踏步實木再加各種裝飾燈飾,幾萬幾十萬就又沒了。而且沒有獨立樓梯間的話,今後樓梯就是一個大的洩露冷氣暖氣的來源。大幅度增加你製冷跟採暖的成本。——所以我一直強調,樓梯直接關進獨立樓梯間,千萬別融合到室內裝修,那樣不能省錢,只會更費錢(製冷跟採暖,還有清潔,成本都大幅度提升)。
瓷磚你隨便找個廣東磚,便宜的幾十塊一個平方就夠,你非要用諾貝爾之類的品牌磚,幾百塊一個平方,使用起來其實也沒有本質區別。尺寸你貼800x800以內的基本就不加人工費,非要貼大磚,完全沒必要,柔光轉加了美縫之後反正都是看不出來,你磚塊大小有什麼關係。
地板你隨便弄個二線三線強化板或者新三層的,二線三線品牌,常規369鋪貼,一平不到一百塊。你非要用一線品牌,非要魚骨拼,兩三百塊沒了,你非要純實木,那四五百塊就沒了。純實木還要一線品牌,那大幾百上千一平方就沒了。乘以面積,那就是幾十萬沒有了。
牆面你弄最普通的能滿足基本的環保標準的乳膠漆就行。你非要搞什麼國際一線品牌,或者非要什麼藝術漆之類的特殊漆面,或者非要搞什麼護牆板(有滿牆的膠喂),那也同樣是幾萬幾十萬沒有了。
當然,瓷磚上牆倒不是不行,畢竟貼瓷磚最環保,只不過別弄太大的磚,因為大磚要加人工費。你就按照不加錢的最大磚去選,齊活。幾塊瓷磚加點人工費,真沒多少錢,但凡說這個特別費錢的,要麼是他家磚太貴,要麼是他家人工費太黑。幾十年前溫飽都沒解決的時候大家人人都能瓷磚上牆,怎麼現在瓷磚上牆反而成了奢侈品?我就不點名某裝修號經常扯淡的言論了。還是那句話,純色柔光磚加同色美縫,上牆效果好得很,而且絕對環保耐用,價格也不貴,報價貴的轉身走人換一家。你不貼有的是人貼。
最後,裝別墅勸人不裝新風不裝抽濕的設計師,你遇上就直接轉身走人吧。
新風抽濕這玩意對別墅來說,不裝等於是完全廢掉你花錢買的地下室。很多人只知道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卻不知道乾空氣上升濕空氣下降。你地下室開窗通風,等於是把濕空氣全接進地下室,永世不得乾燥。以地下室的地勢高度,再怎麼通風它也是潮濕的。要想不潮,就得緊閉門窗,改為新風,然後在新風的基礎上增加抽濕。打開門窗的情況下,濕氣進入過快,沒有任何抽濕機可以達到如此高的抽濕速度,因而要想獲得理想的抽濕效果,必須緊閉門窗。
緊閉門窗開新風+抽濕機24小時打開,就能讓你的地下室獲得比常規一樓更好的濕度控制。——如果你對濕氣問題很在意,需要抽濕的不但有地下室還有一樓。而要想抽濕效果好就必須得上新風。——這些東西,你不需要買國際一線品牌,不需要買貴的,但必須得有。因為有沒有是質變,貴的跟便宜的只是量變。——有了合適的新風跟抽濕,你呆在地下室跟呆在一樓,根本無需擔心關節炎,風濕病。
除非你是空中別墅(沒有一樓跟地下室),否則新風抽濕一定是剛需。但這玩意不需要太貴的,幾千的就行,最多一兩萬。報價再高的直接轉身換一家。
沒有新風沒有空淨天天在家開窗吸PM2.5,沒有抽濕天天在家跟濕氣鬥爭最後去花幾十萬看關節炎,買了空調暖氣為了省錢永遠不開,你如果都能這麼選擇了,還買別墅幹嘛呢?
其實還有很多很多細節,你要想窮裝,最核心的是控制好單價,無論是人工還是材料,單價便宜跟貴的都可以相差好幾倍。只要你控制好單價,很多專案根本不用砍。讓你拚命砍專案的,多半就是他的單價報價貴,不砍專案根本做不到你的預算。這種情況下,怎麼裝你都沒法滿意的。
最後我想說:窮裝的本質還是很多原本裝修公司負責的事情,自己負責,自己當項目經理,然後選擇性價比更高的材料,性價比更高的人工,這需要付出大量的勞動,想省錢就要捨得花時間花精力對所有細節進行把控,如果你連這個都不肯花,那就真的沒有省錢的辦法了。畢竟,窮裝不等於不裝。